【本報訊】羅便臣道的「殺人樹」長於豪宅棕櫚閣旁邊護土牆一小幅斜坡之上,綜合樹木專家詹志勇及蘇國賢意見,初步總結出這棵印度橡樹三個塌下原因,首先是真菌入侵令樹幹嚴重腐爛,其次是斜坡土壤太少不足令樹根穩固生長,最後是樹木疑曾被修剪致枝葉疏落及樹木受傷,結果積弱的樹幹至昨日終支撐不住逾10米高樹身,在近樹頭位置齊口折斷及從斜坡塌下,意外壓死在上址等小巴的孕婦,令人難過。
真菌易入侵樹幹
港大地理系講座教授詹志勇稱,塌下的印度橡樹頭已嚴重腐爛及變黑,斷口不正常地齊整,如脆餅乾般斷開,反映真菌早已入侵樹幹兼情況嚴重。他說當初興建樓宇時在小斜坡上保留或種植這種印度橡樹,已是錯誤決定,因印度橡樹生長極迅速可長逾30米高,但上址小斜坡的土壤太少,根本不足讓此樹的根抓穩泥土。
長青社總監蘇國賢指,印度橡樹樹冠原應非常濃密,但從事發現場及年前Google Maps拍下照片所見,塌樹的枝葉已不尋常的疏落,較正常枝葉少四成,他懷疑該樹曾被修剪致受傷,估計健康出問題已有兩三年。他嘆稱由於肇事橡樹塌下前仍有一定數量枝葉,很易令人誤以為它健康不錯。羅便臣道棕櫚閣有近50年歷史,一梯兩伙,僅22個單位,每伙實用面積達2,600至3,000呎,是中區罕見老牌超大面積分層豪宅,記者昨晚一直無法聯絡上屋苑的管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