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府當局處理本港首宗伊波拉疑似個案手法捱轟,公院急症室醫護人員的保護衣物規格同受質疑。醫管局總感染控制主任曾艾壯昨向本報表示,當局做法是跟隨世衞及美國疾控中心指引,認為醫護人員倘長期穿上無縫保護衣,反會因不透氣增添不適,「唔可以見人哋架車靚就換車㗎,最緊要係實用」。
傳染病房醫護須戴頭套
急症室醫護的保護衣頸部外露,令人擔心保護不足。曾艾壯解釋,頸部皮膚並非黏膜,不會如口、眼和鼻等容易讓病毒進入人體;在傳染病病房內,因醫護接觸的都是具傳染性的病人,則須進一步提升保護,醫護會戴上能覆蓋頭和頸的頭套。至於救護員,因較多機會需要搬抬病人,方便起見,穿無縫保護衣較為理想。
其實,當局內部對於前線醫護需否穿無縫保護衣處理伊波拉患者存有分歧,據悉,食衞局與醫管局高層日前舉行相關會議時,部份出席者支持應選購無縫保護衣,加強前線醫護保障,但部份人卻認為現時醫管局所用的保護衣已具足夠保護性,而且評估本港爆發伊波拉疫情的風險仍較低,毋須增購無縫保護衣。
由於支持及反對聲音不相伯仲,最後決定使用現有保護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