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影話:《等一個人咖啡》只有這杯咖啡的味道才對 - 仰止

蘋影話:《等一個人咖啡》
只有這杯咖啡的味道才對 - 仰止

咖啡是《等一個人咖啡》的唯一適合的飲品。這部電影的名字是任何文字都不合文法的組合,卻道盡了影片的包裝方法精妙和其與劇情配合的飲品。因為它代表了某種已經日常化的中產階級品味,而又不會被強國人民,和我們香港的富豪努力追求的貴族式的紅酒瘋。它代表了西方的品味,而又沒有完全切斷現代中國人的根,那份詭異的異國情調。俗文化就在不知不覺間界定了自己,界定了階級,界定了浪漫的還是小資產階級的各種象徵,然後反過來美化了公式世界的一切庸俗。

只有拿着一杯咖啡,周遭的一切庸俗、老土,又算得上甚麼?周慧敏在等着一杯當年嚐過的,似乎無法再喝到的咖啡味道。最後她等到了。他也在等一個人,這個沒辦法陪她一起老去,倒可以讓她走出咖啡室,走向世界,追求新的生活的人。
思螢也在等一個人,或者應該說,她以為自己在等一個人,一個她一見鍾情的帥男孩。結果等到的是個守信而不怕庸俗的好男人。當然現實上像阿拓這樣的男孩幾乎不存在,誰去理會呢,不在青春時發這些夢,到了成年人的世界,你連夢也沒有了。
九把刀這十多年來在寫作界的成功,代表了新一代精明的計算,和完全開放的幻想。沒有任何先入為主,評定高低美醜的,貴族低下的社會,才能利用這些東西寫出一本又一本虛假得令人愛不釋手的作品。
影片中最令我感動的是在阿暴家中放映的《屎就在心中》。我有點明白所謂cult的意識。過去的電影是多麼的誇張、堆砌、裝模作樣、不合情理。現代的年輕人卻還是感受到其中的動人之處。這當然是九把刀也有他老人家的思想的一面。
《等一個人咖啡》是一杯未必適合香港觀眾口味的咖啡。香港人已習慣甚麼都倒進肚子裏。而且因為太現實了,對於這些幼稚的童話只會嗤之以鼻,不像九把刀上一部親自操刀的《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是個任何人都可以找到美味回憶的放題。
當我這個老人家看到思螢和老闆娘,一切過去的愛情見聞都遠去了,今天,我不能再等一個人,也不知道哪一杯咖啡最對自己的味。
撰文:仰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