措施升級 疑染伊波拉者白車上先診斷

措施升級 疑染伊波拉者白車上先診斷

【本報訊】伊波拉來勢洶洶,政府昨早舉行跨部門會議,商討加強協調和溝通。各部門針對伊波拉的防備措施,均較以往應付不同傳染病的措施升級,懷疑個案經救護車送抵急症室後,病人毋須下車,改由急症室醫生上車確定是否轉送瑪嘉烈醫院傳染病中心;救護員及救護車均要留低直至有病毒測試結果,以確定是否同須隔離。
消防處副救護總長沈國良昨在會後稱,該處現有逾21,000套「特衞強」即棄保護衣連頭套、90,000多個口罩及3,000多個面罩,每輛救護車已配備最少三套保護衣,大部份有六套。

今商討是否購治療新藥

前線人員接報時會主動問及病人的簡單病歷,有否到過西非國家,如懷疑病人感染伊波拉,救護員會預先穿上保護衣,如若到達後經詢問才懷疑病人感染,救護員會立即穿上保護衣物;沈稱,由於救護員本身有戴口罩和手套,認為到場才換保護衣的問題不大。
公立醫院方面,醫管局總感染控制主任曾艾壯表示,除現有存貨外,亦已購買總值400萬港元的保護衣物,預料未來兩至三周內會陸續送到,「(保護衣物數量)預得好鬆,傳染病中心、急症室同門診(醫護)都足夠應付」。醫管局專家今日開會,商討是否採購治療伊波拉的新藥。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高永文稱,倘有伊波拉試驗藥物到港,醫生希望用於患者身上,要先得到衞生署批准,並向患者講明。政府正與外國藥廠溝通,了解試驗藥物的情況。
本港歷年經歷不同傳染病威脅,如禽流感或近年的新沙士,但針對死亡率較高及傳染性強的伊波拉,防禦措施也升級,例如以往懷疑病人會在求醫的公院隔離,有待確診。但懷疑感染伊波拉者則由救護車送到鄰近急症室,到達後由穿上保護衣物的急症室醫生上車確定,是否要將病人直接轉送瑪嘉烈醫院傳染病中心。
消防處救護員會總幹事屈奇安指,當救護員將個案送抵傳染病中心,並完成卸除防護裝備及消毒程序後,相關救護車和救護員不能立即離開,直至患者臨床測試有結果。一旦患者確診,救護員及救護車要留院隔離,防止病毒傳入社區。但他坦言仍有隱憂,「部份病人或會隱瞞去過疫區,我哋未必及時着防護裝備,如果病人昏迷,我哋要插喉搶救,會接觸到病人體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