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府和建制派天天高喊「袋住先」,不斷搬來外國選舉例子,指外國的兩黨初選也是「篩選」,由愛爾蘭來港13年的Timothy O'Leary表明,拒絕對一個篩走不同政見人士的普選制度「袋住先」,直言港人不會愚蠢到,以為只要是一人一票就等於普選。
建制派大條道理指任何地方普選也有篩選,但O'Leary認為,要視乎篩選定義及程度:「問題是我們可以投給甚麼人,又是誰決定我們有哪位候選人可以投票?」他認為若是篩走有不同政見人士,絕非好的原則。對於鋪天蓋地的「一人一票」就等於普選宣傳,O'Leary相信港人「不會愚蠢到以為一人一票便是選舉的全部」。
社會政治化利多於弊
13年前由愛爾蘭來港教書,如今已是香港永久居民的O'Leary,回首香港變化,直言當年香港並非一個政治社會,但發展至今,香港已蛻變成一個政治社會,同時惹來香港變得很激進、兩極化的聲音。
不過,O'Leary對這種變化持正面態度,認為會令香港步入一個更文明、開放的社會,是利多於弊:「香港因而變得更有生氣,公眾討論不同意見是正面的……有人說社會政治化不好,但我會話,這是好事,因為你改善社會唯一方法,是要令市民關心政治、參與政治和討論,以致改變社會。當然,你會有很多人有不同意見,互相指罵,但只要保持一個公民社會,這已是正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