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個月都是懷舊月,多個不同時期的同學都相約出來,更多次去卡拉OK,我們一面唱,一面回憶少年時代那些於卡拉OK過的日子!
卡拉OK是世上一個非常神奇的發明,我認識時大概是90年,那時是用雷射光碟的,即已差不多全消失有一個洗面盆咁大的巨碟,在那個還未被某一兩家大型連鎖卡拉OK壟斷的年代,差不多每個商場也會有十間八間卡拉OK,每間有大概三四個房間,房間小得像廁所那麼大,看舖的都是年輕人,音響其實差得可以,但以一個新興而極快流行的玩意來說,質素其實不是最大問題,最重要是讓我們這些年輕人能過一過歌星癮,那是一個參加歌唱比賽也只能找懂彈琴或結他才能參與的年代,卻竟然突然出現一種有齊唱片編曲還可手拿着咪高峯來自娛的東西,簡直是比中國四大發明還要重要,那時伴唱的MV非常簡陋,市場上八成的MV都由飛圖包辦,那是現在英皇的前身,內容大部份都是拍風景,音樂重新彈奏,還有很騷擾的導唱旋律,而且看來看去也是那幾個主角,那時就有飛圖王子和飛圖王后,飛圖王后梁雁翎更成為了真正的歌手,每天在午間和夜間新聞時段時於亞視瘋狂播出,令人發夢都難以忘懷。飛圖王子卻悲慘得多,有傳說他在拍攝飛圖天碟時不幸死去,但孰真孰假真的無從稽考!其餘兩成碟會由保麗金包辦,這是信心保證,就算沒有明星演出,也會選很好的model來做,而音樂方面也很貼近唱片原裝的編曲。
錄音回家細味
那時點歌沒現在的方便,最初是有本書給你,你在紙上寫上你要唱的歌,外面有人幫你入帶,注意,是帶!VHS錄影帶!之後因為LD的出現,先進了一點我們要到門外選碟,因為貨量有限,所以每次只可選一隻碟,要整隻碟唱完才可以換另一隻,遇有熱門精選你還要排隊,唱完一次就要輪到第二間房,非常麻煩,不久之後就有了遙控點唱機,但不要以為真的如現在般有電腦控制,而是你輸入了歌曲的編碼在遙控器內,依樣是門外有人負責把碟放進機裏,這種「多咗幾嚿魚」的設計更時常出錯,點了的歌常不翼而飛,有些卡拉OK更索性只有音樂,沒有畫面,只放卡式錄音帶,我和幾個同學很喜歡這種沒畫面看的卡拉OK的,因為加12元可以錄音,回到家一再回味和研究在歌唱上的技巧,非常好笑!
我們住屯門的少年,常聽到一個傳說,華都商場內的卡拉OK是有學生妹坐枱的,我們都很想見識,但每次都是只聞樓梯聲,有同學傳說某校校花也有來客串,更令我們為之瘋狂,可惜到我們畢業了也還無法證實,終於我上次在電台節目提過後,有聽眾跟我說,華都卡拉OK有坐枱這件事是千真萬確的,因為她就是當年在那裏做過的學生妹!嘩!少年的謎團,終於解開。
【失敗的Man】
撰文:郭子健
《西遊.降魔篇》12億票房導演,人偶珍藏家。
本欄逢周三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