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近年舊樓收購進度明顯緩慢,有「大孖沙」將責任歸咎於小業主開天殺價。恒地(012)執董黃浩明昨表示,舊樓業主叫價進取,令項目無利可圖,亦令集團減慢開展新收購舊樓項目。但亦有測量師指,發展商「以退為進」,不會輕言放棄併購機會,特別是市區樓,只是待市況較差時才出手執平貨。
記者:黃嘉銘
恒地執行董事黃浩明昨代表集團出席鰂魚涌金馬大廈強拍,結果以底價8.5億元投得項目。他於會後向傳媒表示,未決定發展為商住抑或寫字樓,暫時未有預計投資額,若決定發展住宅,會直接考慮建細單位。
歸咎業主叫價進取
問及對土地市場的前景,他認為是「一片好景」,更直指中小型單位需求清晰。但當談及舊樓收購時,他大吐苦水指近期舊樓業主叫價進取,令項目無利可圖,不值得去做,反指收購進度緩慢與政府辣稅沒有太大關係。
有曾經協助恒地收購旺角區舊樓項目的測量師指,近期恒地以至各大孖沙均減少舊樓收購項目進度,近日處理的項目只是之前「洗濕咗個頭」,沒有辦法不去完成的項目。該測量師又指,近期市況熾熱,小業主叫價的確進取,甚至是瘋癲,一般最瘋狂都是地舖業主,但發展商近期都開始改變策略,開始集中找樓上住宅的業主傾妥,意圖最後用強拍手段迫地舖業主就範。
另一名協助發展商收購舊樓項目的測量師指,在九龍城及大角嘴等舊區,曾有一個項目的地舖業主叫價比物業市值高出兩、三倍,「兩千萬嘅貨叫到去六千萬,發展商一定唔會理你」,結果令收購步伐減慢,令田生等中介「打手」業績大倒退,估計今年強拍個案按年減少近一半。
翻查資料,剛於月前才統一業權的鰂魚涌吉祥大廈,項目收購的持久戰,早在2006年已開始,至今達八年時間。當時持該廈逾八成業權的業主集合業權放售,意向價逾13億元,其後爆發財團間收購戰,每方呎收購價提高至6,400元,最終新世界等相關人士成功跑出,並在2012年陸續將該廈分為10宗個案申請強拍。事件反映香港發展商實力雄厚,時間上他們絕對「等得起」,可以分階段收購,只是待市況較差時才出手,不會輕言放棄併購機會,特別是市區樓,故認為發展商減慢收購舊樓只是階段性的調整。單是強拍成本約12億元。
藉強拍統一業權
事實上,恒地話雖減慢開展新收購舊樓項目,但粗略統計,連同上述的金馬大廈外,該集團最少有3宗成功強拍的個案,包括月初成功統一大角嘴嘉善街最後一幢舊樓業權,估計最快明年中可推出重建項目銷售。該物業正正因一個地舖的業主不接受發展商的出價,最終以強制拍賣方式統一業權的舊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