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撐未即時追蹤恰當

死撐未即時追蹤恰當

【本報訊】政府各部門就伊波拉病毒可能殺入本港,今日舉行跨部門會議,商討對策。醫管局及衞生署昨開會研究,就當局處理首宗疑似個案未有即時追蹤密切接觸者及病人檢測時間長等問題,衞生防護中心總監梁挺雄「死撐」有關個案處理恰當,並指現時參考中東呼吸綜合症處理方法,病人列為懷疑個案後,數小時內便有檢驗結果,屆時會追蹤有關接觸者。
醫管局及衞生署昨商討如何在感染控制及治療病人兩方面,進一步加強對伊波拉疫情的防控工作。梁挺雄強調首宗疑似個案處理恰當,即使清潔工要處理現場嘔吐物,恒常已有足夠指引。至於救護人員未有做足保護便接觸病人,他解釋,消防處當日最初接報指病人只是心口痛。政府今日將舉行跨部門會議,討論社區處理伊波拉感染個案工作,屆時消防處亦會出席,相信會觸及有關討論。

「要畀時間瑪嘉烈準備」

至於當日病人中午已入院,四時才轉到瑪嘉烈傳染病中心進行檢測,到晚上才確定沒有感染伊波拉病毒,醫管局總感染主任曾艾壯強調,過程沒有延誤。他指,當日兩時與衞生署確定將個案列為疑似病例後,已即時安排轉院,「但都要畀時間瑪嘉烈準備」;而抽血檢測為高風險程序,必須在瑪嘉烈進行,之後已即時送到實驗室化驗。梁挺雄則指,現時已經即日作出公佈,做法恰當。
曾艾壯又透露,已與藥廠聯絡,研究引入治療伊波拉的新藥;但由於有關藥物未曾進行任何臨床試驗,長期副作用數據不足,現要等待世衞專家組就新藥作出臨床使用指引,加上醫管局的倫理委員會檢視後,才會作出最終決定。購買藥物數量及價錢等,全部言之尚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