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署指催化器無問題

環保署指催化器無問題

【本報訊】政府資助的士及小巴業界1.5億元更換催化器及含氧感知器,下月開始加強監測相關車輛排放廢氣量。但早前業界指政府提供的催化器質素差,不少新催化器在使用不久便毀壞,甚至影響行車,要求暫緩執行。
環保署昨反擊指,檢查新催化器損毀的車輛後,發現該些車輛未有妥善維修才令催化器提早報銷。

稱小巴的士維修不妥善

環保署助理署長莫偉全昨帶傳媒到青衣車輛廢氣檢測中心,親自講解業界指新催化器出問題事件。他指資助更換催化器計劃已於4月完成,約1.5萬輛小巴及的士參與,至於會報供應商催化器損毀則有約50宗,全部交職訓局獨立專家檢測,據知大部份損壞催化器都是行走山路的小巴為主。
莫偉全表示,經過測試後證實非供應商的新催化器有問題,而是車輛本身的引擎和偈油都出事,例如點火系統和「天風」、風油位等過度磨損和損壞,偈油劣質,才會令到催化器要面對過高溫度,如部份引擎系統不正常的車輛,催化器排氣溫度可以高達900℃,「幾分鐘就可以整壞」。
的士小巴權益關注大聯盟主席黎銘洪不同意政府說法,「根本就係催化器有問題,又冇鉑金成份令佢唔耐熱,𠵱家好多車主要自己畀錢去買番日本貨」。
黎銘洪又指,過去不少小巴和的士的催化器一用便10多年,「點解你嗰件幾個月就唔得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