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撞標準較低 重量較輕 港高鐵易遭穗列車撞散

防撞標準較低 重量較輕 
港高鐵易遭穗列車撞散

【本報訊】港鐵早前被揭發採購高鐵列車自降標準,購入防撞標準較低的CRH380A列車。《蘋果》發現,廣深港段開通後,港鐵的列車將與廣州採用的CRH3列車共用路軌,而對方防撞標準較高,重量亦較重,兩車一旦相撞猶如「貨車撞貨Van」,港車的損毀勢更嚴重。機電工程署就踢爆港鐵提交的碰撞報告,只分析同款列車間相撞,無分析與較重列車的相撞後果。工程師批評港鐵迴避安全問題。
記者:林偉聰

港鐵為廣深港高鐵購入九列CRH380A列車,而廣州鐵路局亦已購入九列CRH3列車,日後將與香港的列車梅花間竹地行走同一路段,一旦發生意外,與CRH380A碰撞的大有機會是廣州的CRH3。

碰撞報告只分析同類列車

不過,比較兩款列車,廣州的CHR3屬歐洲原型,重447噸,配合適當部件,可符合歐盟EN15227標準,抵禦時速36公里的撞擊;香港的CRH380A的防撞標準較低,只能抵禦時速10公里的撞擊,而且研發時為求提速,車身採用輕量空心鋁合金,只重388噸,較CRH3輕13%。一旦兩車相撞,公共專業聯盟政策發言人黎廣德形容將是「大貨車撞輕型貨車」,「明顯大貨車嘅損毀會少啲,輕型貨車俾人撞散、飛離開個路軌嘅機會大好多」。
2011年溫州高鐵追尾意外,就是由日本原型、重量較輕的的CRH2,從後撞向歐洲原型、重量較重的CRH1。雖然由於當時相撞時速太快,即使符合歐盟防撞標準都難以阻止出軌,但結果顯示相撞後CRH2的損毀遠較CRH1嚴重。
機電工程署上月表示已收到港鐵提交的碰撞分析報告,並要求港鐵聘請顧問審視生產商提交的報告。記者向港鐵及機電署查詢碰撞分析的內容,兩者都未有正面回應有否進行CRH380A與較重列車碰撞的分析,但機電署就表明報告是「分析兩列相同型號列車於不同碰撞時速下的安全表現」;港鐵就僅稱分析是以電腦程式模擬列車在不同情景下的碰撞表現。

日低標準列車曾出軌翻側

黎廣德批評港鐵迴避核心問題,只做同型列車的碰撞分析無助解決安全問題;又指未來香港有更多不同型號、來自不同城市的高鐵列車時,將有更大安全隱患。
防撞標準的重要性,可見於今年在日本和法國先後發生的兩宗撞火車意外。採較低防撞標準的日本,2月有一列京滨東北線的列車在川崎站附近以時速約60公里撞向一架錯誤停在路軌上的工程車,列車爬上工程車出軌翻側,幸好當時旁邊無其他列車經過,未有釀成更嚴重意外。

【日本】
採較低防撞標準的日本,今年2月一輛列車撞向工程車後出軌翻側。互聯網

【法國】
防撞標準較高的法國,上月發生列車追撞意外,兩車僅車頭撞毀,並無出軌。互聯網

採用較高歐盟標準的法國,西南部的丹古恩則在上月中發生另一宗撞車意外,事發前一列TGV高鐵因紅燈停下,復駛後以時速30公里前行,但後面另一列TER區間列車就以時速90公里追上並撞向TGV。雖然相撞時相對時速同樣是60公里,但兩輛列車均無上爬或出軌,僅車頭及車尾損毀變形,其餘載客車廂並無損壞。
黎廣德指,兩宗意外反映兩國防撞標準的分野,雖然EN15227只要求列車可抵禦時速36公里的相撞,但在法國的意外中,即使碰撞時速達60公里,列車的安全設計仍發揮效用,減低傷亡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