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宜游泳】
龍尾人工泳灘計劃一直備受非議,除了破壞大自然之外,該處水質惡劣也是計劃遭反對的主因。為了配合政府發展泳灘,政府官員信誓旦旦表示有信心改善水質,但龍尾海水至今仍長期處於「欠佳」甚至「極差」水平,在該處游泳或染皮膚病。
泳客或染皮膚病
2012年底,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回覆立法會查詢時表示,為了改善龍尾水質,政府會鼓勵龍尾附近居民盡早進行污水渠接駁,估計在泳灘啟用的時候,將會有不少於80%住戶可以接駁至公共污水網絡。
曾德成當日說:「隨着越來越多居民接駁至公共污水網絡,龍尾一帶的水質最近(2012年)已有明顯的改善,由年頭和年中的極差提升至近期的一般。」
惟上網查看環保署監測資料,龍尾水質一直未見改善。由今年1月至7月,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水質是處於最惡劣級別的「極差」水平。
如果以最近三年泳季計算,監測資料顯示有兩成時間維持在「極差」水平,只有27%時間的水質為「一般」。
當水質處於「極差」水平,即代表每百毫升海水含有超過610粒大腸桿菌,每千名泳客可導致超過15人感染腸胃及皮膚病。
《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