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般巿民,回歸前我們腦子裏沒那麼多專家的推測,更沒那麼多內幕人士的暗料;再壞也有50年老日子過……我們以為,着實沒有,不算溜後,不斷變新的日子比傳統、道地港人跑得快許多!
快到面目全非,滲水情況從九龍公園泳池戲水間穿着日常服、底衫底褲站在池水中央呼兒喚女全普通話可見一斑,不用33年,隨時3點3年,誓將殺到;1949年末大上海,說上海話的市民有多少?一百萬?二百萬?相去不遠咯。當年香港人口才幾十萬。
適合兒童水深的泳池設置水力頗猛的人工瀑布,站在下面讓水衝擊自頂至腰,伸出雙手,頸椎手術後未能解決的右手麻痹水力匯聚下,得一份假鬆弛。得着,還是在水中央,避去塵世噪音,只餘水聲嘩啦;周遭的普通話散開去(其實很喜歡說國語、普通話,更恨自己說得未免太普通),似水簾洞般潺潺,思維忽爾跳出;香港正在進行的變化,就是上海昨天的經驗……
65年前上海,街頭聽到怎會是今天的聲音?
今天上海街頭不隨便聽到上海話。普通話以外有些話似,道地上海人告訴:那是寧波話、杭州話、蘇州話、湖州話、無錫話……雖然同為江浙吳語,未至於蘇北或泰安屬另外一種方言;道理是你不會以為東莞話、中山話、台山話、惠州話、寶安話……甚至廣州話是港式粵語?
離我們比蘇州到上海更近的新塘,增城周邊的鄉音喚「黑」,黑色的黑;音:近「蟹」!
水聲圍攏,上海話、香港話從四方八面湧過來,啊;從來未曾如此感受雙城如此親密過!
皆因浩劫雖分前後,殊途同歸,那路線從人口滲水溝淡。(每天150人,非港府自選,回歸前已綿綿進行,何時了?)
慢慢,此前以西化先大中華得國際形象的都會漸次土化,最終;上海重返所謂「國際舞台」,舞照跳,夜夜笙歌!
回望65年前上海的月光,前瞻15年後香港……面目模糊,原來的上海人、香港人清楚;此時此處,不再同模樣!(明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