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錄87篇後記 供考慮佔中者借鏡

新書錄87篇後記 供考慮佔中者借鏡

511名被捕者,87篇後記,結集成書《72511見證公民抗命》(圖)。首頁留了一片白,寫上「給─未來者」。進一步多媒體出版事務推廣經理譚靄君說,每篇文章都是被捕者的反思,寫下內心剖白,有掙扎也有猶豫,也記錄被捕過程和風險等,是歷史見證,也是給予沒有參預演佔中或仍在考慮參與佔中的人士,作為一個經驗累積的借鏡。

周六辦對談會

由徵文、校對到出版,這書籌備僅一個月時間,趕及在本月底可能落實佔中前出版。部份文章曾經在網上媒體刊載,包括《獨立媒體》和已結業的《主場新聞》,超過一半文章由徵集所得。譚靄君表示,除了在社交網站徵文之外,也透過《獨媒》和學聯等聯繫有意投稿的被捕者,一星期已經收到數十篇文章。
「作者係好緊張,佢哋好想件事成為一個紀錄,唔單止係7月2日呢個日子,亦想帶出參與目的,就係想有真普選和民主」。本月16日下午3時將舉行新書對談會「7月2日,我們聽見什麼?」地點在灣仔軒尼詩道365號富德樓14樓祘鵠書店(ACO),查詢電話:2555 6335/2893 4808。

《72511見證公民抗命》部份見證

廖志誠(香港大學醫科學生)

「讀醫,的確很有意義,從醫者的手,我們可以把人命一條一條的救回來。但升到大學後,我卻目擊我城的不公不義把一堆一堆的人推向深淵。舊時孫中山棄醫從政,魯迅棄醫從文,作為他們的後來者,我想有些事情是避免不了的。作這選擇,猶豫了很久,家人前途後果,說真的,到這一刻仍然有少許遲疑,不過我想,在這故事的最後,我可挺起胸膛的說,我是一個正直的人。」

David Yan.K.H.(中文大學工程系學生)

「從來,社會運動,不少都是由學生發起,五四運動、六四事件、反國教、太陽花學運,學生一直是社會運動的主力。有人會問:作為大學生,你不怕有案底影響前途?老實說,答你不怕絕對是在講大話,尤其我讀的是有專業資格的工程系。但我更怕的是,假如我不站出來的話,我將要活在一個沒有前途、沒有自由、沒有公平公義的香港。我生於斯,長於斯,我不甘心我的未來要這樣苟且偷生!」

林梓晴(環境局環境運動委員會委員)

「後排男士很多都表示要去廁所。很好笑,警員嘅反應真的小學雞,眉頭緊皺,咬一咬牙關,叉一叉腰,挺一挺胸,髖關節向右擺一擺。好戲劇地,用食指指住空氣,喝:「你,未到你出聲呀!」「𠵱家等上頭安排緊呀!」看着令我感到好笑又可憐。我們能做的,就是飲水食飯尿尿,而他們,惟有在這小小的操作空間裏找尋霸氣。」
「到後來,有個女仔問…… errrr有無人有M巾呀?我十幾個鐘無換過了,很辛苦。當時車上其他人,就在與警員爭拗,何解不安排我們去洗手間。」

阿蟲(貨櫃碼頭工程師)

「我希望,我深愛的女兒,將來能夠在一個公平、公正、公義的香港下茁壯成長,而不是在今日這個香港下委曲求全。為此,我甘願公民抗命,以身試法,絕不後悔,為香港美好的將來行出來,向這個政府及鄰近地區說『不』……我並不期望妳將來會明白爸爸今日所做的一切,只希望妳長大後,明白到每個人都有基本權利,只要妳好好守護,任何人都沒法奪走。遇到不公義時,要堅守自己原則,為自己,為社會,為公義,行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