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鈺寧,中五學生,「如沒有自由,再好的成績,再好的工作也沒用」;區家寶,在職主婦,「望向窗外,看見有成千警察在外面,把整個昃臣道佔據了」;Gigi,市民,「用最和平的方式表達我們的訴求,為何政府仍要強硬地扼殺這一切?」
7.2預演佔中,511人被捕,有學生、工程師、廣告美術指導、畫家和拳擊運動員。當中87名見證者,一人一篇後記,寫下他們從猶豫、害怕到堅定的內心交戰;記下被抬走、拘留到釋放的警民角力。他們都是普通市民,用身軀作公民抗命,用文字寫下歷史,留給「未來者」。
記者:王家文
港大生:我要反抗
【本報訊】在扣查期間,一名警員詢問黎沅慈年紀,然後搖頭說:「19歲係反叛啲」。她記下了這句說話,但不苟同,「公民抗命的確係rebellious(叛逆)。我唔認同警察話我反叛,因為佢所講嘅反叛隱含『盲目』同『唔係都反』嘅意味。與其話我係反叛,不如話我係喺度反抗」。她是香港大學二年級生,今年7.1第一次上街,人生中首次被捕。
那年輕警員知道黎在港大念書,再「唉」了一聲,勸她不要再做違法事,免影響前途。「關心社會係大學生嘅責任,當社會有不公義事情,我就覺得應該要咁做,19歲唔應該淨係掛住玩」。她說預演佔中非一時衝動,甘願付出代價,「如果因為呢件事而公司唔請我,我都不屑去幫呢啲公司做嘢」。
父親:唔怕!去馬!
她說眼見近期連串的荒謬事件:立法會財委會主席吳亮星濫權粗暴、一國兩制白皮書要法官愛國愛港,顛覆三權分立,有感不能再安坐家中,今年7.1首次上街,到達中環後決定留低,「嗰一刻覺得終於可以做番啲嘢」。她曾是少年警訊成員,但認同公民抗命,「為追求更高層次嘅程序公義,唔係單純犯法」。
連月來建制派動員抹黑佔中,黎沅慈直言是狡猾的愚民手段,「將反暴力、反佔中扯埋一齊,如果冇深入了解,就以為佔中等如暴力」。臨近清晨被捕前,她借用友人手機向父親發個短訊,「我可能俾人拉,有乜事會即刻打番嚟」。下午獲釋後,才看到父親回覆,「唔怕!去馬!」當場哭了出來。她沒後悔留守遮打道,當佔中真正上演,也很大機會參與,「下次一定會多人」。
她用文字記下7.2歷史,「寫低香港追求民主道路上一件重要嘅事」。她說7.2後網上鋪天蓋地刊載被捕者的文章,引起社會迴響,「每個人都可以係一個媒體」,用自己力量去影響其他人,這也是她參與預演佔中的原因,「最有用係道德感召,有朋友、同學同我講,見我今次瞓咗(佔中),令到佢哋下次參與嘅機會大咗。有朋友原本冇咁關注,亦都想知道發生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