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年前,中國國產汽車剛冒起時,唔少外國廠商非常擔心,據講他們最常問的問題係:「究竟中國有冇可能用很低成本生產到一輛具足夠競爭力的汽車?」不過唔使幾年,呢個問題已經冇人再問。外國品牌佔內地汽車市場約三分之二,隨着內地居民收入不斷提升,分析相信有關比重會繼續增加。
唔知係咪外國車廠在中國太好賺的關係,近日發改委又出動,指進口車零件太貴,涉嫌操控價格。當局隨即搜Benz上海的office,逼到Audi、BMW自動減價。有券商指出,部份進口車的top-end model,7月至今售價已下調超過一成。現時幾個主要外國品牌,在內地都有合營車廠,JV(暫時)唔受調查影響,要轉身都總算有buffer。不過,反壟斷的罰款仍然相當可怕──罰則為前一年營業額的1%至10%。你以為減價求情,就可以輕判?去年被查的合生元(1112)雖一早認錯,但都罰咗6%。
政府打壓外國車係損人不利己。外國車被迫減價,國產車咪仲多咗競爭?加上打貪,仲鼓勵名車去減價?阿爺有時為咗耀武揚威,真係唔使講道理。
海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