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銀再爆升 華資券商掃貨

創銀再爆升 華資券商掃貨

【特 稿】
本地銀行併購潮完結後,銀行股在一片沉寂中,創銀(1111)股價兩個交易日內爆升三成,隨即惹來各種揣測。分析指與業績標青、背靠越秀、私有化憧憬,甚至「炒炒吓」不排除行方趁勢集資有關。金英證券發表報告「撐」創銀私有化概念,調升目標價24%至20.83元,估計私有化合理作價為每股25.75元,相等市賬率1.8倍。
傳聞與個別上一代富豪關係良好、有逾20年歷史的低調本地券商秦志遠證券,密密吸納創銀。資料顯示,該公司自5月起,幾乎每個交易日都增加創銀持倉,當中只有三日是減持,期間所持朌份增約3,096萬股,市場人士謂,雖然持股僅0.4247%,但創銀本身不是散戶熱炒股份,不排除是「有心人」正在收集。

兩個交易日累升三成

創銀連日急升,惟據悉暫毋須發通告澄清。創銀昨以接近全日最高位收市,再急升15.63%至19.38元,連上周五合計爆升30.58%(升4.8元),交易作價由業績前的0.8倍市賬率升至1.06倍。
按收購合併守規,大股東越秀即使提出私有化,亦須在創銀要約交易完成後最少1年才能提出(即最快明年首季),管理層也表示1年內不會供股集資。
金英證券昨調升創銀評級至買入,又指該行若持續積極擴展貸款,年底時普通股一級資本比率將降至約11%,大股東或要配股增資,如越秀不想股權被攤薄,私有化創銀具潛在可能。
學者曾淵滄則呼籲,投資者不要憧憬創銀私有化,指越秀若要私有化創銀,去年收購時便已提出,創銀急升,他認為是業績佳所致,私有化版本只是市場「造吓勢」,但不排除「升升吓有可能配股集資」。
創銀副主席兼董事總經理梁高美懿上周五重申,保留創銀上市地位有「重要性及價值用途」。對於集資需要,她強調任何銀行都會做好資本規劃,但一定「有需要先會諗」,目前該行無集資壓力。

記者:劉美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