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受內地賣樓收益大跌拖累,九倉(004)上半年業績差過市場預期,全靠本港穩健的租金收入「撐住」。集團管理層透露,旗下尖沙嘴海港城及銅鑼灣時代廣場,7、8月份零售表現已見復蘇,早前減少的內地客更有「返咗嚟」的迹象,對下半年表現樂觀,商場全年零售額有單位數增長「一定冇問題」。
記者:吳綺慧
九倉上半年扣除投資物業公允值變動,核心盈利按年倒退12%至50.19億元,惟增派息10%,至每股0.55元。業績差主要是由於賣樓收益大減46%,當中包括來自綠城(3900)的盈利減少,加上九倉自身在內地亦要減價賣樓,令利潤大幅收窄。
時代廣場租金升34%
不過,九倉的收租業務表現卻相當理想,其中佔比最大的海港城,上半年租金收入按年升14%;去年曾進行翻新工程的時代廣場,今年租金增長更高達34%。由於海港城5月份零售額曾一度出現「零增長」,市場擔心本港零售市場持續疲弱,加上內地豪客不斷減少,或會打擊九倉的表現。
九倉執行董事李玉芳透露,近期中港矛盾確實對5、6月時的生意有所影響,但7月起見復蘇迹象:「可能暑假,加上世界盃完咗,海港城、時代廣場人流升得好有氣勢,係有10%至20%升幅。」李玉芳預料,7、8月生意將可恢復不俗增長,有信心全年零售額有單位數升幅。
上半年海港城零售增長為4.8%,而時代廣場則大升18%,主要是受翻新面積重開所帶動。
對內地樓市不樂觀
內地發展物業方面,九倉上半年物業合約銷售額僅為89億元(人民幣.下同),只達全年目標230億元的不足40%。副主席吳天海坦言,售樓表現差於預期,現在看來全年要達標是「有難度」:「我對內地樓市唔樂觀,暫時會停手唔搵新的住宅項目,上半年亦無再買地。」
吳天海指,九倉未來會把發展重點,轉做投資物業,昨日宣佈以26.88億元向會德豐(020)收購中環卡佛大廈只是「第一步」。日後中港賣樓套回來的資金,會用來發展現時在內地的5個IFS(國際金融中心)項目,以及在中、港物色新的投資物業。
至於九倉最新落成的成都IFS項目,李玉芳指商場年初開幕至今,人流及生意已大幅改善,現有90%商戶開門營業,年初時只有50%;而寫字樓租情亦有顯著進展,有三分之二面積已租出或進入最後洽商階段,去年底這比例只有14%。李玉芳表示,雖然內地商場的底租水平是有下跌壓力,但集團會透過催谷商場的人流及生意,去帶動租金抽成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