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專門為內地以建築扶貧的無止橋慈善基金,帶領本港多間大專院校學生,與內地大學生於暑假到甘肅,採用夯(粵音坑)土技術模仿混凝土,為當地地震受災居民重建民居,並體驗貧窮生活。現代夯土建屋方法,在歐洲用作建別墅。
夯土比磚牆堅固
無止橋慈善基金昨日舉行新書發佈會,介紹新書《新型夯土綠色民居》。夯土可以建「8度抗震設防烈度」的房屋,雖然夯土比混凝土的防震力弱,但已比傳統磚牆堅固。夯土做法簡單,就地取材,只需拿當地泥、沙、石及少量水,便可做成仿混凝土的牆壁,並與磚塊建屋一樣,需要打入半米深的地基。
基金將會到甘肅省會寧縣馬岔村,建立村民活動中心,並且由於資金及技術所限,暫時只能建一至兩層高的平房;參加的香港及內地大學生約50人,各佔一半,在7、8月分兩批到當地建屋。負責項目的教授穆鈞指,希望日後在湖北貧瘠地區建40幢夯土房屋,改善居住環境。香港高等科技教育學院二年級生張景淳,剛參與夯土建屋工程返港。她指甘肅長年缺水,食水珍貴,故不能每天洗頭,只好用爽身粉梳入髮底止頭痕,令她返港後更珍惜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