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字當頭:下流的白領中產 - 利世民

利字當頭:下流的白領中產 - 利世民

Amazon的前期投資者Nick Hanauer,今個月初在美國政治雜誌《Politico》撰文,內容大意是:中產在消失,若然讓資本主義繼續將貧富兩極化,最終結局是有錢人被革命,大家都一無所有。Hanauer的擔憂,不是沒有道理,只不過他建議將最低工資水平大幅提升到15美元,卻無補於事。
將最低工資水平人為地大幅提高,短期或許有一定的財富再分配功能;但是也不一定是由最有錢的人轉到邊緣的低收入工人手上。長期來說,一是令工種外流,一是迫使資本家想辦法改變經營方法,減省勞力成本。最終得益的還是想解決生產和服務問題的資本家。大家不要忘記,進化論的原則,不是弱肉強食,而是適者生存;轉變永遠都會造成輸家和贏家,資本家坐大,不是因為資本多,而是轉身快。半個世紀前,有個做膠花的廠佬,膽粗粗轉行做地產;三十年,他將生意分散到公用事業、零售等;十多年前,他七十歲人,還學人家搞科網,還入股一隻叫facebook的概念股。當然,也有些有錢佬,至今仍然覺得「hi tech揩嘢」,高手和低手,是有分別的。

為甚麼中產在消失?過去廿、三十年,中產最大的挑戰就是科技正取代白領。工業革命,動物失去了工作。二戰後,勞工失去了工作。資訊革命,令傳統白領失去工作。許多人將人生最快樂的廿、三十年,浪費在考取沙紙,其實也只是想要一份體面工作和穩定收入。他們絕對沒有想到,自己的下場跟耕田的牛和工廠的勞工一樣,最終被資本取替。
Hanauer或者應該叫資本家不要創新發明,不要投資,讓世界停頓下來,中產可能會消失的慢一點。又或者他可以像另一個創投家Peter Thiel般,叫後生一輩放棄舊有的觀念,加入創新發明的工作;反正大家其實都不喜歡自己那份朝九晚五,對嗎?其實中產不是在消失,而是由從前的白領,變成創作人和各行各業的革命家。
「講咁易咩?」那個幾十年前做膠花的廠佬,如今也在玩創投;這就叫是適者生存。

利世民
http://www.facebook.com/leesimon.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