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有商有量」,到「有根有據」,再到「有票,真係唔要?」從政府宣傳片的主題,已可以看到,政改諮詢根本就是一台戲,而且特區政府演得非常拙劣。
最初,「政改三人組」掛頭牌演出「有商有量」,鏡頭前林鄭月娥、袁國強和譚志源的面上堆滿笑容,叫大家「一齊講、一齊聽,實現普選」。誰不知話口未完,諮詢尚未結束,饒戈平來港宣示,特首候選人須愛國愛港;提委會是唯一提名機構;公民提名、公民推薦都違反《基本法》之後,林鄭月娥立即急忙形容,饒戈平等人的觀點是「一錘定音」。
然後,「有商有量」變成「有根有據」,袁國強擔綱演出,大談根據《基本法》,2017年特首如何由提委會提名、一人一票選出、再由中央任命。但宣傳片播出後不久,國務院新聞辦卻發表「一國兩制」白皮書,重新演繹「一國兩制」、「高度自治」,更表明普選制度須「符合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愛國」是特首等「治港者」的基本政治要求。這些《基本法》沒有的,袁國強在宣傳片沒說的,一本白皮書頒下來,就突然成為基本要求。
近日,特區政府又推出新一輯政改宣傳片,林鄭、袁國強等官員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市民遊行、示威的片段,包含推鐵馬、向政總擲紙飛機等畫面,最後旁白問:「想變?2017有得普選!有票,真係唔要?」簡而言之,就是近日由京官至港官不斷重複又重複的「袋住先」。
這個「袋住先」很奇妙,因為你會發現,政界和泛民都在很認真的討論要不要「袋住先」。問題是,袋乜先?現在人大還未拋出方案框架,連「袋到啲乜嘢先」仍是未知數,就去討論應否袋住先或者袋住幾耐先,很荒謬。
對於一直爭取真普選的港人而言,破解政府的反智廣告毫無難度,不少網民留言「北韓人夠有票」、「假藥唔通都食住先咩」。和平佔中運動更發起網上模擬投票:「假如2017中央篩選出三個候選人:反佔中建奇功之張融、有經驗再連任之689、首位女性特首之鼠王芬......係有票呀,你要唔要?」投票至昨晚共有2,827票參加,只有2%人選「揀得過呀」;15%人較消極,選擇「撼頭埋牆」;最多人的83%選「中環見」。
陳沛敏
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