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Startup一大難,是在不同階段,要用上截然不同的心法。
有關做Startup的技巧分享,近幾年多了好多,網上大把,有心找的話,只會苦惱太多,不是太少,現在就算在香港,幾乎每個Startup人,都至少講得出甚麼Lean Startup、Launch Fast Fail Fast等等。
量是升了,但都集中於有關創業的最早階段。行得稍為遠一點之後,要找到有用的實戰經驗分享,就沒有這麼輕鬆。大概是供應上,成功開到個頭的人,比成功行遠的人多好多倍,而需求上,剛起步的人,又比走完頭段的人多好多倍。
慣手勢好難改
如果開頭同繼續行,兩段路講求的東西類近,就好辦。當然事情永遠不會這麼容易,兩段路不單止不一樣,甚至可以完全相反。例如,開頭一段,人人都識講,錢要慳住使,人少好辦事,儲糧延長起飛跑道。但好明顯,去到某個位,總要投資未來,總要擴充加速燃燒,否則永遠長不大。
又例如,開頭一段,未掌握到產品的方向,大家都識講,不要做精品,快快手出到街,睇反應先算,質素測試等等可免則免。但又好明顯,去到某個位,就不再是一味快,總要認真看待產品質素,否則會流失用戶,結果也是走不遠。
明白有轉角位,不難,甚至轉角位在邊度,也不是好難知道。最難的,有兩樣,一,是好多時,太專注做,無留意自己去到邊個位,到了轉角位也不知。尤其是人少的時候,創辦人一兼九職,CEO都只有時間畫圖寫code填他媽的MPF表,基本上,即是無CEO,人人低頭盯着軚盤,無人得閒抬頭睇路。我自己第一間Startup頭幾年,就是這個樣子。
二,就算有睇路,覺得好似快要轉角,但之前行頭段時,慣了手勢,好難改,尤其頭段越行得耐,越難改。例如,行了三年,都是極精簡人手,到了心想可能是時間踩油擴充,身體卻動不來,然後就同自己講,可能未到,再睇定些先,一季又一季,一年好快拖過。
又例如,覺得是時候要讓一讓推新功能的速度,多做測試,但團隊幾年來慣了流程節奏,對改變有微言,然後你又同自己講,其實可能未到,又睇定些先算。階段之間,越快越好,不單止是因為快些到岸,也是因為一旦在某階段呆得太耐,可能就從此以後膠着了。
宋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