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例過時】
控煙辦被指執法矯枉過正並非首次,過往亦曾被批評影響藝術表達,但諷刺是,本港不少網站、甚至政府網站仍可見到香煙廣告圖片。立法會議員郭家麒促檢討條例,加入更多豁免條款,以免影響表達自由。
09年法國電影《少女香奈兒》(CoCo Before Chanel)在港上畫,電影海報中女主角柯德莉塔圖手持香煙坐在床上,被控煙辦以涉違例作勸喻,電影海報被迫「改圖」刪走香煙,但後來因感覺太突兀而為香煙換上一支筆;事件後,有商場展出毛澤東和鄧小平蠟像時,亦因避免犯例,決定「自我審查」抽走兩人手中的香煙。
根據控煙辦資料,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間共發出40封有關煙草廣告的警告信,當中21封涉及網上廣告內容。但記者在網上搜尋,發現本港不少網站或網誌都貼有昔日巴士、的士車身香煙廣告,連康文署網頁介紹歷史展覽時,亦貼出南洋煙草舊廣告。
議員促加入豁免條款
曾參與審議《吸煙》條例的立法會議員郭家麒指,控煙辦需要執法阻嚇有人利用法律罅、重新演繹舊照片作廣告,他對此表示理解,但亦同意類似今次個案的嚴格執法會令市民感到離譜,「將咁簡單嘅舊照片上綱上線」。
他不認為控煙辦有意扼殺表達自由,但指條例昔日立法時未考慮網絡的發展,認為有檢討空間,例如當廣告無法從照片中分割時,可考慮貼圖的動機、有否實際廣告作用、貼圖者有否利益等因素,從而決定可否豁免。
《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