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過去10年,平民私營高球場幾乎每年關閉一個,但僅小撮擁有會籍人士可使用的粉嶺高球場,卻獲政府以象徵式租金出租。香港高爾夫球運動促進聯會代表鍾兆倫批評,粉嶺高球場的資源取之於市民,但明顯未有做好開放予公眾的承諾,政府自以為投資辦高爾夫球公開賽是協助業界,實際是慷納稅人之慨宴客。
新界東北爭議,民間有強烈聲音要求收回粉嶺高球場建屋,高爾夫球總會曾發聲明稱收回球場將嚴重影響香港的高球運動發展及一眾職業、業餘球員。然而真正能享用粉嶺高球場,實際是一班非富則貴的會員,入會費用數十萬元,而且輪候隊伍甚長,市傳公司會籍轉讓價逾千萬元,但香港哥爾夫球會每年只須繳交約千元象徵式租金予政府。鍾兆倫批評香港哥爾夫球會在開放球場問題上「犯眾憎」,除港隊代表可借用場地,其他球員基本上無機會使用,球場亦不願借場地予鄰近學校,他期望政府檢討私人遊樂場地契約時,施加更多壓力推動開放球場。
政府辦公開賽無助業界
康文署轄下有四個高球練習設施,包括屯門高爾夫球中心、和宜合道高爾夫球練習場、順利邨及港島東體育館室內發球道。面積最大的屯門場過去五年使用人次累積上升24%,2013年達19.3萬人次,周末及假日平均使用率逾五成,港島東使用率亦逾八成。賽馬會滘西洲公眾高爾夫球場長期爆滿,每年使用人次達21萬。
鍾兆倫指過去10年已有10個私營高球場關閉,只有少數是因經濟問題結束,大多是被政府收回用地,高球場減少但打球人數不減,令僅餘場地長期爆滿。政府場地如和宜合道每周只開放數天,順利邨及港島東實際只有數條發球道,餘下屯門場每到周末及假日往往須排隊入場。
政府去年在立法會回應推動高球運動的提問時,稱每年支持高球總會舉辦具國際水平的香港高球公開賽以支持業界。鍾批評該球賽獲基金撥款1,500萬元,但大部份用於外地球員的出場費,「我哋納稅人係夾份請客?點解唔好好運用資源,可唔可以關注番本地訓練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