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香港高爾夫球場地不足,業界擬重新營辦白石高球練習場,香港職業高爾夫球協會指,高球是由3歲到80歲都適合參與的全民運動,未來將透過打入學校及與屋苑合作在會所增設室內高爾夫模擬器,盼能讓高球成為大眾運動而非富人玩意。
職業高爾夫球協會主席廖炳光稱,全港約有300名高球教練。高球場結業,不但球手無場練球,不少教練亦要轉行。他指內地高球發展起步慢於香港,球場增長卻跟香港成反比,「香港有潛質嘅想將來有成就,你就先離開香港。業餘想轉做職業,等於畢業、失業,冇地方練波」。
白石將重建高球場
協會行政總裁李家瑜說,無場地、高球難普及、球手無法持續,環環相扣。現時學校多以足球、籃球等作主導,為發掘更多有潛質的高球手,他們正計劃訓練體育老師,讓他們在學校培訓學生,亦會聯絡不同團體合作,盼較缺資源的學校亦可參與。
李的目標是推廣至各階層,她了解香港「有地都用嚟起樓」,故在爭取建高球場同時,協會同步向佔地較少的設施入手,如Driving ranges(練習揮桿的場所)、室內高爾夫模擬器等。李透露正與發展商洽商在會所增設高爾夫模擬器,反應正面,希望日後每區均有高球設施,讓高球普及化。
政府曾將船灣堆填區改建為高爾夫球練習場,坊間亦曾有討論將將軍澳堆填區改作同類用途。李家瑜稱儘管協會資金有限,但若政府落實並邀請協會經營,他們絕對樂意尋求方法投標。
白石俱樂部今年初被政府收地,短期租約做停車場,高球練習場倉卒結業。幸好本身是高球愛好者的新租客與一批教練合作,將場地交予業界重建為高球場,面積雖較原球場小,但總算可讓球場「復活」。有份籌組的協會長春組副會長李應東表示,雖然該短期租約只有三年,但一班教練商討後仍決定投資,並落手落腳搬運物資。據立法會文件,該用地擬用作康樂體育活動設施,李期望政府可讓高球場留下,既可供給附近居民作康樂用途,亦可租予職業高爾夫球協會作培訓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