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潮文:「當時最抵買」 - 地產小子

地產潮文:「當時最抵買」 - 地產小子

從事地產代理工作,要保住飯碗就必須「跑數」,以提升營業額和佣金。假如營業額和佣金未達標,代理們很可能會被高層瘋狂「問候」,精神壓力非同小可。因此,代理紛紛推銷豪宅或一手樓,務求盡快達標,有時候會忽略客戶的實際需要。
上車盤價格屢創新高,按揭保險計劃是原因之一。現時只有400萬元或以下的住宅物業才能借足九成;當樓價遞增至450萬元以下,按揭上限就是360萬元;而450萬元或以上至600萬元的物業更只能借八成。換言之,當樓價高於400萬元,按揭成數就會遞減。對預算吃緊的上車客而言,即使首期只增加十萬八萬,已是一大負擔。由於他們可負擔的樓價相當有限,使地產代理尋找「抵買」物業的誘因大幅增加。
樓市變幻莫測,不論牛市熊市都有相對「抵買」的物業。有代理針對上車客的負擔能力和自住需要,採取「當時最抵買」的策略,推介當時價格最相宜又適合自住的物業以供選擇,贏取客戶信任。即使客戶最終不在短期內置業,也會向親戚好友推介。若以每宗交易計,這種策略賺取的營業額及佣金較低,但良好的口碑能令代理有望「密食當三番」,贏取廣泛的客源,長遠而言未必比只推銷豪宅或一手樓的代理遜色。
有志將地產代理視為終身事業的朋友,眼光不應只局限於單一物業交易或準客戶的短期經濟能力,應該考慮一傳十十傳百所帶來的持續收益。當大部份人都負擔不起貴價物業,當時最抵買可能是最佳營銷策略。

地產小子
http://propertykids.blogspot.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