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平等機會委員會就《歧視條例》檢討昨日舉行首場公眾諮詢會,公眾提問多關注修訂種族歧視條例,令保障定義包括新移民和自由行。有市民憂慮港人如指斥大陸人不文明行為,罵對方是「蝗蟲」,會被視為種族中傷遭檢控;亦有指問題非平機會層面能處理,立法反而加深矛盾;有發言人士更質疑平機會有政治任務。
昨首場諮詢會有逾百人出席。「本土新聞」曾焯文憂慮修訂後,如港人因大陸人打尖、不守秩序或隨處便溺,作出斥責或表示不滿後互相指罵「英國狗」、「蝗蟲」等,會否被指種族中傷,平機會又會起訴誰?
平機會法律顧問潘力恒表示,中傷的門檻相當高,需達至煽動仇恨、嚴重鄙視;現行法例中針對種族的互相指罵,或對殘疾人士說出難聽說話,亦未必構成中傷的法律責任;若有人隨處便溺,則已違反公共衞生條例,可根據相關法例處理。
立法被質疑是政治任務
平機會主席周一嶽表示要分清楚個人行為特徵和背景之間的關係,打尖、不文明、不衞生要譴責,但其背景是否屬於某種人,很多時未能即時分辨,故不應因其背景作出抨擊,要抨擊亦應針對其行為。
人口政策關注組譚凱邦認為平機會好心做壞事,指新移民背負原罪,因單程證由大陸審批,可能是團聚,亦可能是共產黨滲透、殖民,加上沒有財政審批,未能確保可自給自足,故問題非平機會層面能處理,若貿然立法,只會加深中港矛盾。「熱血公民」成員亦指中港矛盾是政治事件,難以用平機會條例解決,質疑立法是政治任務,可能在遊行示威時行使。
潘力恒承認,中港矛盾不是平機會可處理的問題,需政府優化行政措施,但該會有責任提出讓公眾和持份者考慮。
諮詢會結束後,一名女子激動地要求周一嶽不要傷害小朋友。該女子自稱小童群益會義工,指平機會支持該會的性向無限計劃,拍攝同性戀短片,教未成年小朋友肛交、口交。該女子說至聲淚俱下,在會場內向周一嶽下跪,又指周是基督徒,將來會受天父的審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