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 for one。一個人的家庭。很流行。
聽說祇有透過一個人旅歷孤獨寂靜,不帶行李,人才可以真正走進曠野最廣闊自由的心臟地帶;一切其他的旅遊,都是塵埃、旅館、行李和嘮叨。
單身,作為生活方式,作為生命選擇,到了2014年的今天,才算正式圓滿而健康的崛起,得到前所未有的肯定,甚至被專家指出會成為人類、社會進化的趨勢,影響消費、影響文化、影響生態。整個世界的湯底,變成以個人為發展單位,在褪皮換骨易筋。
單身,不是宣言,是若無其事。唔扮嘢,自在mode,我是我。
過去十年,全球一人家庭的數量攀升了30%,到了2020年,全球將有3億3千1百萬個一人家居,當中,以美國最多佔3631萬,日本第二3160萬,中國第三1820萬。
以前,所謂「落單」,一丁友孤伶伶在一間不錯的餐廳吃自閉飯,好像很樣衰,容易被視為異相的"friendless loser"。不過是吃餐像樣的飯吧,都好像很有不必要的壓力似的。BBC最近一篇題為:“Tables for one - the rise of solo dining”的文章,告訴你全球有大量solo diners正等着被餐廳擁抱,而不是遺棄他們在門外當孤兒仔,最多給你送外賣、room service,或給你坐bar枱。世界的商業和社會規範過往總在懲罰單身,口說開明,實在歧視。
但如今在倫敦,有三分一的家居得一個人住,紐約巴黎超過一半是一人家居,斯德哥爾摩六成。他們當然會和親友愛人外出吃飯,但一個人的時候一樣可以上館子。調查顯示選擇當單身一族的,普遍比較富裕,也較願意花費在飲食和生活享受,比起已婚有子女的,他們支出多33%在自己身上,少少哋等如1萬5千億美金, “They are cultivators of taste and spending on art, new cuisine, hobbies and theater”。
以前,社會上出現過「單身貴族」,大盛於80年代,他們不婚,多出於自戀和不成熟。那年代,由歐美國感染世界的風氣和道德觀默許不負責任,自我沉溺及個人主義,好像懶有型懶瀟灑似的,單身是時尚,甚至被視為中產的優點優越與健康前衞,作為城市人,他們不斷在等待、永遠在找尋適合的人,但自己又永不願意擔當適合的人,完全是Christopher Lasch《The Culture of Narcissism》寫的自戀萬歲,縱情任性反正人生就是Live fast die young。
現在單身,沒有貴唔貴族的自詡自豪,不過是一種族群,反正結婚容易離婚一樣,實際而有擔當得多,選擇快樂自在遠比社會目光重要,而社會目光也進化了。1970年選擇終生單身,社會上有八成人會以為你有病,現在超過五成的婚姻離婚收場,單身不比結了婚的「不足」。學歷水平、經濟條件、教育程度,都顯示單身女性比男性佔優,於是女性比舊時代更有權更安然的享受單身。專替社會把脈、為品牌為世界預測人文發展路線圖的Faith Popcorn(Brain Reserve CEO)更毫不含糊地說 “ New single role models will emerge to set the social standard.In the future even the president will be single”。連總統都單身,當然,上帝一直都係。
她建議企業追求“single consumer”,單身族比已婚群擁有更多智能電話、樂用更多apps、gadgets和個人護理用品,尤其女性single consumer,“single-arity”在她們身上正盛開得燦爛,她們是新品種「鑽石王老五」,照顧和寵愛自己比男性更自在高興。研究數據更指單親家庭的孩子,比雙親的更能處理衝突、責任和失望,換句話說單親家庭的孩子較少溫室出產的怪獸小學雞,總結是 “Children of single parent families will be better prepared for the future”。
當然,說的是美國,是世界文明社會的客觀現象和潮流,但難為那個out到冇朋友的電視台還在販賣「沒女」恐懼,落後到你唔信。
銀髮族很多也選擇「再單身」。Baby boomers在過去20年的離婚率升了五成,美國有1700萬65歲以上的單身人士。人均壽命長了,人生階段也多了,婚姻過了賞味期限人生未完,單身好過捱下去,重獲自由好過困獸鬥。況且現在,離婚後life-partners變成lives-partner的安排更文明,退一步海闊天空,再見怨偶。
為了歡迎solo diners,有加拿大餐廳特別細心,如果你訂枱時是兩個人而被放飛機爽約,唔使走唔好喊,留低吃餐好的,免費,「被單身有鼓勵」。荷蘭阿姆斯特丹更直情有為單人而設的pop-up餐廳Eenmaal,祇設一人枱,你想單獨享受一個人的浪漫,餐廳讓你祇約會自己。是荷蘭設計師 Marina van Goor的創意,她發現社會上公共空間裏太趕絕個人獨處,現代人已經慣了整天和全世界hyperconnected,提供一個地方讓人暫停聯繫,容許unplug,是另類而短暫的度假。
“I don't want to be alone, I want to be left alone”- Audrey Hepbu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