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港府本月起實施新例規管食物中殘餘除害劑後,內地當局要求供港的菠菜、芥菜、青豆角及白豆角,須由本港蔬菜進口商支付高昂化驗費,證明符合標準才可出口。業界指該四種菜進口量大跌九成,零售價上升一至兩倍。有酒樓指來貨價增約一成。
記者:陳沛冰 彭美芳
《食物內除害劑殘餘規例》對584種食品農產品中的360種農藥,制訂7,083項最高殘留限量標準。該條例早於2012年已在立法會通過,之後有兩年寬限期,本月1日起正式實施。
批發商轟內地驗菜為收錢
香港入口蔬菜批發商會會長袁昌表示,早前內地的蔬菜種植者及加工配套中心等,接獲質驗總局的通知,指菠菜、芥菜、青豆角及白豆角,必須有驗證證明符合本港新例的標準,否則不能出口到港。每次需化驗該四種蔬菜多達80種農藥含量,每種蔬菜每次化驗需約1.2萬元,本港入口商無法負擔。
袁指,有指該四種菜是農藥超標較高危,但一直沒問題,不明為何內地只要求化驗該四種菜,批評「內地以收錢為目標」。兩地政府溝通問題,令本港菜商受嚴重損失,「市民冇得食,要捱貴菜」。暫時未有其他菜受影響,「遲啲唔敢擔保」。
不過根據《食物內除害劑殘餘規例》的附表一列出的有關菠菜、芥菜及葉菜類蔬菜的除害劑最高殘餘限量只有約60種。
香港蔬菜同業聯會副會長王正強表示,本月起該四種內地菜供港減少約90%,每日只有約700至1,000斤。零售價由正常當造每斤5至6元,升至近日每斤12至15元,增幅一至兩倍。因化驗費「貴過啲菜」,相信該四種內地菜會慢慢絕迹本港。另有業界人士擔心會衍生走私菜問題。
漁農自然護理署資料顯示,經蔬菜統營處出售的青豆角,由7月平均批發價7.65元,增至昨日平均10.29元,最高更達12.1元,增幅最高約58%。昨日白豆角批發價最高達8.1元,較7月份平均批發價高約57%。
旺角街市菜檔昨主要賣菜心、冬瓜及通菜等,少量菜檔賣青豆角及白豆角,僅一檔賣菠菜或芥菜。菜檔檔主朱先生指,菜源來自內地,出口前經檢測農藥,符合安全。該四種菜是熱門菜,若不供港會影響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