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改民意關注組」新一輪政改民調除反映建制、泛民立場各走極端外,自稱「兩者都不是」的中間派市民,有傾向支持建制的趨勢。關注組成員之一施永青認為,因泛民建制各走極端,中間派或認為抗爭會對社會造成衝擊;和平佔中發起人陳健民相信,中間派易受反佔中言論影響,不過他們較少參與政治運動,相信不會對整個爭取普選行動做成太大影響。
自稱中間派受訪者,在是次民調中,立場較兩個月前清晰。如支持提名程序不滿意都「袋住先」的中間派,由5月的50.6%增至61.3%;「企硬」拒收貨的則由35.3%跌至28%。另外中間派對政改拉倒責任誰屬,也由5月時有20.5%認為港府要負最大責任,到今次有20.1%認為泛民要負最大責任,較上次調查增加近6個百分點。
易受反佔中言論影響
施永青個人認為民調反映社會進一步撕裂:「自稱兩者都不是嘅人,你睇番數字,傾向咗建制派。」施又憂慮泛民建制各走極端,泛民支持激進人士增加,佔中出現的機會越大,中間派或因此認為抗爭會對社會造成衝擊。
不過陳健民認為,調查進行期間,正是反佔中運動的高潮,中間派市民取態或受影響,「對政治唔太關注嘅人會受影響,不同時間段,如做緊全民投票時,中間嘅人意見又會唔同,中間派立場特別在於會受當時嘅環境擺動」。
但他分析,中間派較少參與政治運動,「佢哋可能連票都唔會投」,相信不會對整個爭取普選行動,做成太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