貶值慌緩和 人幣五個月新高傳推遲開放資本賬至2020年

貶值慌緩和 人幣五個月新高
傳推遲開放資本賬至2020年

【本報訊】經濟數據向好,人民幣「貶值慌」過去,人幣在岸價(CNY)近期持續轉強,昨一度升穿每美元兌6.16人幣關口,惟收市稍為回軟至6.1619,仍較前日升14點子,創五個月高位。銀行界及分析師認為,內地要落實三中決策便需推進金融改革,人幣處於升勢,是支持滙率可兌換及國際化的必要元素。
記者:劉美儀

路透社引述接近決策消息指,為免過快取消資本管制引發投機性資金流動及令經濟轉型困難,內地「正在悄悄地推後」人幣可兌換的時間表。人行副行長易綱去年雖曾表示,三年內(至2015年)人幣資本賬會有重大發展,實現基本可兌換,惟報道分析,時間表「可能推遲到2020年」,即國務院核准上海建設為國際金融中心的時限。

內地進口商減少售滙

近日人幣在岸價接連衝破每美元兌6.18及6.17人幣關口,昨最強曾見6.1561,午後則略為轉弱,收市報6.1619,是3月中以來的五個月高位,全日成交額172.56億美元。
不過與去年底滙率(6.05)相比,年初至今人幣仍貶值約2.2%,1月人幣在岸價最強創6.0272,4月底及5月底則跌穿6.27關口。人幣轉強,港元兌換「人仔」亦見減少,中銀香港(2388)牌價顯示,每百港元兌79.94元人幣。
恒生銀行(011)執董馮孝忠認為,今年首季市場因對人幣貶值恐慌心理影響,內地進口商為對沖,可能售滙「過龍」,隨着第三季經濟數據向好,減買美元效應下,在岸價企穩回升。是次人幣回升亦未覺太多賭升值交投盤出現。他指人幣離岸價的一年期權引伸波幅,從貶值期的2.5%至3%,近日跌至2.1%,波幅不算大。

滙率轉強有利國際化

東亞銀行(023)首席經濟師鄧世安表示,要落實人幣國際化及擴大周邊市場持有興趣,人幣滙率必須處於升值軌迹,近日內地經濟看俏,支持人幣回升。信銀國際司庫陳鏡沐預期,年底前在岸價可回升至6.1水平,資金流入中港地區亦支持滙率轉強。人行昨進行200億元人幣14天正回購操作,港滙保持每美元兌7.7505至7.7508港元水平,金管局連續兩天暫未注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