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骨細胞可變骨細胞

軟骨細胞可變骨細胞

【本報訊】醫學界對於軟骨細胞在骨骼生長過程中的角色一直有爭議,以往普遍認為此細胞最終是會全數死亡,但香港大學醫學院一項最新研究推翻相關說法,發現在生長過程中,大部份軟骨細胞不但會存活,更會變身成骨細胞,參與骨骼的生長與修復。
負責領導研究的港大醫學院生物化學系講座教授謝賞恩指出,不少骨科疾病仍有一些未解之謎,例如骨質隨年齡增長流失可否逆轉等,若能解開最基本的骨骼生長模式,未來有望研發更有效的預防及治療方案。她指出,以往一直認為體內的軟骨細胞(Chondrocytes)與成骨細胞(Osteoblasts),屬兩個獨立發育的細胞類型,而軟骨細胞最終會死亡。
今次研究使用了遺傳學方法對小鼠軟骨細胞進行螢光蛋白的標記,再追蹤這些細胞在骨骼發育過程中的演變和發展。結果發現這些特殊標記的軟骨細胞,大部份並無死亡,最終在骨組織中可轉變為成骨細胞存活下來,這種細胞轉變不僅發生在胚胎發育期,當成年後出現骨折,在骨骼修復過程中,也觀察到同樣轉變。有關研究結果已在國際期刊《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刊登。

為治骨科病帶來希望

發現不死的軟骨細胞為治療各種骨科疾病帶來新希望。謝賞恩指出,雖然暫時未能確定導致軟骨細胞生與死的原因,但舉例常見的骨質流失問題,有可能與軟骨細胞轉變為成骨細胞不足有關;又或未來可否靠保存更多軟骨細胞生存,減慢骨骼的自然衰退?今次研究結果更可應用於治療與軟骨問題相關的遺傳疾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