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期常有26歲不常有 - 曾志豪

首期常有26歲不常有 - 曾志豪

新聞標題:「青年為儲首期願捱五年地盤」,一位26歲的青年人,為儲首期,接受了月薪2萬元左右的地盤工,並表示,只要能儲到首期,願意捱幾年。
2萬5的月薪,若每個月可以儲到一半,1萬2千5百元一個月,一年可儲15萬,五年便可儲75萬。今天細價樓的標準是500萬元,一成首期50萬,如果五年後樓價凍結在今天水平,他可以上車,如果樓價凍結的話。
我並不關心他能否上車,我好奇的是,「為儲首期捱五年地盤」,究竟表達一種甚麼態度?
我看到的是一個26歲正值人生美好年華的青年人,就為了儲一筆不知能否上車的金錢,犧牲了自己人生最黃金的五年,捱一份自己根本無興趣的工作。
人生最邪惡的事就是你只能年輕一次,每個人都只有一次26歲,每個人也只有一次年少輕狂、不知地厚天高、對世界萬物充滿好奇的26歲。
這是一個任性、尋找理想、不計較現實回報的Last Order,一旦過了三字頭,你便會變得世故、計較、保守、安穩。身邊幾多朋友,過了三字頭,轉工的唯一要求只是「人工」,無人會再考慮興趣志向專長,誰過了3字頭還奢談「興趣」便等於在沙漠中只肯飲巴黎有氣礦泉水一樣,找死。
而這位26歲青年,卻要犧牲自己最珍貴的青春資本只為了儲首期。五年後,他31歲,或許賺了首期,但卻失去了最寶貴的五年。五年後,他已在地盤界工作五年了,他不會輕言轉工,因做了業主便要供樓,3字頭的身軀無法同時負擔供樓的壓力以及追尋理想的風險。
首期常有而26歲不常有,世故的時間很長,任性的時間很短。理想當然不能當飯食,但只懂吃飯的人生,很難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