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金敏俐、黃學潤報道】屯門醫院鬧出一個女童、兩個身份的烏龍事件。一名父母均為港人的兩歲女童,兩年前在該院出世後,被誤以為是雙非嬰兒,院方向父母追收住院費、雜費兩萬多元,雖然父母即向院方出示永久居民身份證,證實女兒身份,但兩年來醫院一方面以「港人價」徵收女童的醫療費用,一方面繼續向家人追討兩萬多元的雙非費用。直至家人多番求助,院方終停止追債。
土生土長港人林女士前年5月13日在屯院誕下女兒瑤瑤,由於瑤瑤拒絕飲奶,6月8日再度入院,其間院方以家人未能出示嬰兒出世紙為由,將瑤瑤列為「非合資格人士」,要求林女士預繳三萬多元非港人按金,「我即日拎住封信去會計部,出示我同丈夫嘅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證,醫院話畀番正常費用50蚊就可以」。留醫六天後,林女士繳付港人價診金400元後出院。
一時港人價 一時雙非價
之後兩年間,她每次帶瑤瑤到公院求診,醫院都是以「港人價」收取醫療費用,但同時又收到屯院的追數單,追討上次入院六天的非港人價醫療費。為此,她親身到屯院會計部,並且補回女兒的出世紙,但下次求診時,又再被追數。
林女士自稱兩年來身心俱疲,上月向何俊仁議員辦事處求助。根據林女士提供資料,屯院單據一時收港人價,一時收非港人價,相當混亂。以瑤瑤前年出世後四天,即5月17至18日留院兩天為例,院方以「港人價」收取共100元住院費,但6月8至14日住院六天,卻以「非港人價」徵收每天3,300元住院費,雖然林女士曾繳付400元,但院方仍要追討差價,連同其他雜費共23,426元。協助林女士的何俊仁辦事處個案主任司徒先生形容事件荒謬:「如果爭醫院錢,仲攞到出世紙?根本講唔通。」
屯院昨回應稱,女嬰出世紙已清楚列為港人,林女士前年6月8日帶同女嬰求診時,因未能出示有效身份證明文件,故將女嬰暫列「非符合資格人士」。院方現已更正為徵收「港人價」診金746元,對事主不便感到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