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歲的阿芳每天打三份清潔工,她不是貧困戶,只是為了幫子女還債。子女因為錢債問題,對阿芳擲東西。其後社工介入,發現阿芳受虐待,即時轉介她到臨時庇護宿舍。根據社署最新數字,今年首季長者受虐個案中,有11.5%的施虐者是不孝子女;奈何多數長者因傳統「家醜不外傳」的觀念,一直啞忍。
記者:葉瑞媚 攝影:王俊龍 楊觀賜
「我兒子幾十歲也不去打工……如果是我去賭(而欠債),是我的錯,我不值,但是他們害我的。」阿芳(化名)不時要面對高利貸上門追債的壓力,從她老邁的身軀,你一定看不出,她每天仍要打三份清潔工幫子女還債。子女非但不領情,更對阿芳破口大罵,向她擲碗和櫈。
虐待背後,更揭開阿芳悲慘的身世。阿芳聲稱當年盲婚啞嫁,丈夫對她苛刻,奶奶當她是工人:「奶奶沒有當過我是人,是我媽將我嫁過去……她沒給衣服我穿,我連胸圍內褲也沒有。」家,是令她最沒有尊嚴的地方,長期缺乏自信,阿芳不敢與他人訴苦,又不懂得求助,令她受屈40年。直到去年認識教會幹事Alice,生活有天旋地轉的改變。Alice說:「除了言語上的虐待,其實(施虐者)已經動手了。因為阿芳年紀越大,能力越低,如果連住的地方也不能安居,她老年如何過呢?」Alice鼓勵阿芳求助,後來社工介入,將個案轉介到臨時庇護宿舍。
根據社會福利署《處理虐老個案程序指引》,傷害60歲或以上長者的福祉或安全,已可被定義為虐老。社署最新數字顯示,今年首季有11.5%的施虐者是不孝子女,東華三院芷若園署理主任廖珮珊指,礙於傳統觀念,有72%的受虐長者一直不敢求助,故潛在的虐老個案比上報的多。阿芳受到肢體上的虐待,可以即時尋求庇護,然而精神受虐的老人家,又可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