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病兩美國人使用後明顯好轉美實驗性新血清 或可治伊波拉

染病兩美國人使用後明顯好轉
美實驗性新血清 或可治伊波拉

一款未進行過臨床測試的實驗藥物,可能救回感染伊波拉病毒的兩名美國人。醫生布蘭特利(Kent Brantly)與女傳教士懷特博爾(Nancy Writebol)在利比里亞使用該種藥物後,情況均有好轉,其中布蘭特利更再用藥後一小時就有明顯改善,日前返抵美國更能夠自行步入醫院,有醫生甚至形容是「奇蹟」。

同屬救援機構「善普施」(Samaritan's Purse)伊波拉抗疫團隊的布蘭特利和懷特博爾,分別在上月22日和25日病倒,情況急劇惡化,善普施遂向美國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CDC)求助,獲知美國生化藥物公司馬普(Mapp Biopharmaceutical Inc.)在政府資助下,研發了一種對付伊波拉的血清「ZMapp」。

布蘭特利(左)注射血清後情況好轉,回國後已跟太太見過面。資料圖片

增免疫力阻感染細胞

ZMapp是以暴露於部份伊波拉病毒的三隻實驗老鼠所產生的抗體製成,透過提升人體免疫系統,阻止病毒進入並感染新細胞。以猴子做的小型實驗,成績令人鼓舞:染病後24小時用藥的四隻猴子,全部康復;染病後48小時用藥的四隻猴子,兩隻康復;沒用藥的猴子則在五天後死亡。
儘管ZMapp從未進行人體測試,但治療布蘭特利和懷特博爾的醫生認為利大於弊,而兩人在了解風險後亦同意試用。三劑急凍血清上周三起先後運到利比里亞,但須自然融化,需時八至十小時,因此翌日始可進行治療。
33歲的布蘭特利認為自己較年輕,病癒機會較大,因此提出讓59歲懷特博爾先用藥。但在等候血清融化期間,染病九天的布蘭特利病情急轉直下,呼吸亦困難,消息指他甚至向醫生說感覺大限已至,於是徵得懷特博爾同意後,率先用藥。
沒想到用藥未夠一小時,布蘭特利就明顯好轉,呼吸較暢順,身上紅疹也褪去。醫生也感意外,形容是「奇蹟」。翌日布蘭特利啟程回美前,更能自行淋浴。

紅疹褪去 呼吸轉暢順

懷特博爾首次用藥後情況沒有大改善,幸好周日晚用第二劑後亦好轉,足以讓她踏上歸途,昨天抵美,跟布蘭特利一樣入住亞特蘭大的埃默里大學醫院接受治療。家人說她起行前,可在輔助下走動,胃口亦好轉。
其實兩人好轉是否ZMapp功勞,難以確定,他們有可能像其他康復者一樣是靠自身打敗病毒。而且布蘭特利在用藥之外,亦獲康復者捐血,而捐血的14歲少年本是布蘭特利的病人。善普施主席格雷厄姆說:「少年和家人都希望報答救命恩人。」
馬普公司表示,是跟另一美國公司LeafBio、加拿大Defyrus、美國政府和加拿大公共衞生局合作研發ZMapp。藥物今年1月才剛獲認定為伊波拉病毒可能療法,現成藥物數量極少,「現正研究盡快增產」。
伊波拉病毒已在全球造成887人喪生,世界銀行及非洲開發銀行前天承諾合共撥2.6億美元(20.28億港元)抗疫。
美國有線新聞網絡/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