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香港教育學院推出在家教育計劃,義工透過家訪為因嚴重殘疾未能到學校上課的學生提供上門教學,通過社交及學習,令他們更積極樂觀面對人生。第一期計劃已在今年4至6月進行,為4名脊髓肌肉萎縮症(SMA)病人提供教學。項目總監兼教院教育博士生梁海勇冀爭取更多贊助,來年計劃服務至少20位有需要人士。
22歲的H患有SMA,四肢癱瘓,勉強能說出單音字或串出英文單字,要靠儀器維生。負責義教的教院四年級生Miyako指,最困難是溝通,接觸H初期要依賴其家人繙譯,經了解後發現H遇到感興趣的活動,心跳會加快,逐漸調整教學內容,兩三堂已完全適應。
透過眼神給予回應
Miyako稱H學習能力高,上課12周後,已可分辨不同藝術作品是屬於史前藝術,抑或是野獸派等類別,更會通過眼神引導老師捉着他的手在平板電腦作正確選擇。
創辦在家教育的梁海勇表示,計劃服務對象為行動不便但智力正常的學生,一般在安全環境下由有照顧經驗人士協助,每周安排兩名老師一同授課兩小時,按個別需要進行美術相關的教學活動;完成課程後,學生均表示高興及對學習抱積極態度,並會主動與家人分享成果。
梁海勇指,老師均經過嚴格篩選,但因為是義務性質,招募人手有難度。第二期課程預期於明年初展開,他希望可爭取更多贊助,服務至少20名有需要學生,長遠成為常規性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