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市傳中證監下調券商資本對資產比例要求,加上有報道指滬港通下月作預演確保準時通車,在兩大消息刺激下,資金喪炒券商股。券商股近月雖已上升不少,但專家認為相關股份基本因素已明顯改善,在滬港通正式通車前,仍有上升空間。
記者:李嘉麟 林靜
內地媒體傳出,證監會近期啟動《證券公司風險控制指標管理辦法》的修定工作,計劃將證券公司的淨資本相對淨資產比例,由現行的不少於40%下調至不少於20%,淨資本相對負債比例則由不少於8%調整為不少於4%。中證監有關負責人表示,《辦法》修訂工作預計年底前完成。業內人士根據徵求意見稿測算,證券行業淨資本將釋放500億至700億元人民幣,相當於行業淨資產的8至10%。
光大轉股份制 系內股份升
持有光大證券33.33%股權的光大控股(165),更是好事成三,該公司接獲控股股東光大香港通知,國務院已批准光大總公司重組改革方案。光大總公司將由國有獨資企業改為股份制公司,改名為中國光大集團,由財政部及滙金共同發起設立。消息刺激光控昨飆升近15%,收報13.54元。至於同系非券商股的光大銀行(6818)及光大國際(257)則分別升3%及2.5%。其他券商股均強勢,第一上海(227)漲18.1%,近六個交易日勁升六成,表現驚人。中信証券(6030)則升近7%。
中信証券料最直接利好
有分析員表示,倘內地券商風險指標下調,長遠有利內地證券業放手擴張業務,提升槓桿率,影響屬正面;短線看則以中信証券將最直接利好,因一眾大型券商股中,以中信証券的淨資本相對淨資產比例最接近40%水平,集團早前已多次發債,市場一直揣測其有配股集資壓力,倘比例可一下子大縮至20%,意味其資本壓力將即時得到紓緩,亦是何以中信証券昨股價大跑贏的原因。
AMTD證券業務部總經理鄧聲興表示,內地券商股6月起營運數據已見好轉,而一眾本港中資券商股上半年已經轉旺,主攻香港業務的國泰君安(1788)更發盈喜。由於兩者基本因素改善,加上不時有滬港通消息刺激,預期相關股份升勢可延續至10月滬港通正式通車之時。
歐美股市雖現疲態,但在A股力撐下,恒指止住上周五的跌勢,昨日回升67點(0.28%),收報24600點,主板成交674億元。滙控(005)僅及市場預期下限,但場外港股未受影響,即月夜期尾市再升76點,報24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