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到法國人放暑假放得這麼熟極而流,你會以為他們從盤古初開就獲得上帝眷顧,辦公時間年年打九五折,其他人身水身汗做足三百六十五天,他們辛勞十一個月便拍拍屁股享樂去了。卻原來在歷史的長河裏,這支懶惰大軍也是直到近代才獲得生活特別優惠,一九三六年左派政府上台,果然言出必行為勞動人民謀福利,立下不分貴賤人人可得兩周有薪假期的法例,從此有增無減,將全國老百姓訓練成度假專家。數月前龐比度中心的Cartier-Bresson回顧展,就有一輯原刊共產黨畫報《Regards》的照片,紀錄了第一次全民放假盛況,大鄉里出城有之,「市儈」享受南部陽光有之,共同點是一片喜氣洋洋,不必聖誕老人派禮物,大家浸淫在節日氣氛中。
有趣的是,雷諾亞改編莫泊桑的《下鄉記》正是這年拍攝的,多多少少算搭上潮流快車,為當時最熱門的話題下註腳。可惜影片沒有拍竣便停機,未完成版直到四六年才正式發行,幸好雷先生並非一味靠滾的商業導演,否則一定氣死。他作品之中,學者最推崇《遊戲規則》和《大幻影》,縱使今時今日選十大未必輪到它們,選一百大實冇走雞。不學無術之輩鍾情的是這一部,小巧飄逸至情至聖,畫面完美無瑕的復修版春季在巴黎戲院上映,我當然又去捧場。此片幕前幕後猛人如雲,維斯康堤和後來憑《金頭盔》大紅的Jacques Becker是助導,助導的助導則是Cartier-Bresson,而且客串演春心蕩漾的小修士。女主角Sylvia Bataille當時是重量級知識份子Georges Bataille太太,離婚後嫁給萬人景仰的心理學家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