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對法國波爾多葡萄酒的狂熱不是新聞,明星土豪大財團紛紛一擲巨款收購當地酒莊,管它只是不見經傳的野雞小莊,還是不惜花費比市價高一大截的價錢成交。這個現象,甚至有澳洲導演拍攝成為紀錄片《紅酒瘋》(Red Obsession)。
沉醉波爾多只有兩個原因,一是真的愛上她,千金難買心頭好,另一個原因,是跟着潮流走,人有我有,老子窮得只剩錢。世界之大,不止一個產酒區,用超出市場收購,不是永遠回不了本,就是要將產品瘋狂漲價,打亂市場秩序之餘,亦沒有任何人得益。真正懂得葡萄酒或深明投資之道的,會走訪不同國家產區,深入了解酒莊發展潛質,然後才決定插上一支五星紅旗。
剛剛美國酒壇傳出消息,中資背景美國註冊的Jinta Vineyards and Winery,以超過2千萬美元成功收購加州Napa Valley的Quixote Winery。新莊主不在舊世界尋寶,反而選擇新世界,理由簡單又直接,他們先在中國市場進行口味研究,發現大部份人認為波爾多葡萄酒最好,但喝酒的時候,會更喜歡Napa Valley。波爾多就像一個奢侈品名牌。
我的確有很多大陸酒友已經培養出懂得欣賞波爾多葡萄酒的味蕾,但普羅消費者仍未建立足夠的耐性,更不希望因為Terroir的微細分別而得到挫敗感。加州陽光充沛,又可以人工灌溉,葡萄的成熟度及品質相對穩定,你不會看見Napa Valley的酒莊會像波爾多每遇豐收年便大吹大擂。作為一個投資項目,當然這亦是重要考慮因素。
著名藝術家設計大樓
況且Quixote Winery絕非野雞莊,原來主人是Carl Doumani,他在1971年買入Stags' Leap Winery,賣給Treasury Wine Estates之後在旁邊成立新酒莊,找來奧地利著名藝術家Friedensreich Hundertwasser設計酒莊大樓,足足花了十年時間完成,看起來,就像玩具版的高迪,玩味藝術感並重。落成後不久Friedensreich便辭世,成為了他在美國的唯一作品。單是這一點,便是一個充滿潛力的投資。
加州真的沒有Terroir嗎?怎會,只是時辰未到。早期發展,為了方便,美國葡萄酒指定產區會以地理界線為依據,酒莊不錯可以放手種植任何葡萄品種,但累積了幾十年經驗,已經研究出那種葡萄比較適合。其中位於Sonoma及Napa交界的Los Carneros,便成為了首個以氣候特徵衍生的指定產區AVA,較涼的天氣,更適合種植Pinot Noir及Chardonnay葡萄,亦成為了生產氣泡酒的理想產區。Schug莊主Walter Schug在他的葡萄園,無視強風吹襲,細心向我解釋風土特色,這一幕印象猶新,亦只有在他的酒莊,才可以喝到世界唯一的Rouge de Noirs氣泡酒。
Quixote Winery: http://cargocollective.com/quixotewinery
Schug酒莊: http://www.schugwinery.com
作者:劉偉民
現任大中華酒評人協會主席,自由撰稿,偶爾著書出碟教學釀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