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2郵報》總編:雙重門護員工安全

《852郵報》總編:雙重門護員工安全

記者進了大門,發現還要再穿過另一重門,才能進入報社,兩道門不能同時開啟。重重深鎖,卻不是銀行保險庫、不是富豪大宅,只是報社一間。走進《852郵報》報社,馬上想起了蔡東豪的公開信:「不是陌生,而是恐懼。」在白色恐怖瀰漫的香港,傳媒中人,忽然有一種隨時葬身字海的恐懼。
「我驚㗎,大家都係血肉之軀,唔知做到幾時。」《852郵報》創辦人兼總編輯游清源說。他說吸取了《獨媒》報社被破壞搗亂的教訓,不得不以雙重門保障員工安全與公司財產,但他說自己沒有蔡東豪所遇到的壓力:「我好彩,唔係財經人,經濟壓力唔大,而且好耐冇返大陸,又冇仔女。」

「香港大陸化好大鑊」

《852郵報》今年1月創刊,形象鮮明,以《信報》紀曉風專欄「獨眼香江」的班底,毫不留情品評時政。「我係積極嘅悲觀者,知道香港好大鑊,全面大陸化,共產黨全面接管香港。但好似我一個朋友咁講,大家面對黑暗,唔表示乜都唔做,我哋可以dancing in the dark(在黑暗中漫舞)。」游清源說。
報社全職人員九人,兼職三人。《主場》關閉後,《852郵報》瀏覽量瞬即彈升一倍,由原本每天平均20萬人次,激增至40萬。《852郵報》過往側重時事「短打」,即評論文章,較少即時新聞及博客文章,游清源說,為了「補番主場個位」,往後會多製作這兩方面的資訊。
他承認《852郵報》不可能完全取代《主場》:「《主場》嘅組合好特別,佢哋嘅消失,係冇人可以代替。只有蔡東豪可以做到咁嘅媒體,中環人buy佢,呢十年八年我都未見過。」但他相信《852郵報》仍有生存空間。

四個月籌80萬元贊助

游清源的信心,來自廣大讀者。他說《852郵報》過去四個月已籌得70至80萬元贊助,「贊助大部份來自一般人,每人$100,有十幾個捐$10,000。呢個唔係細數目,三唔識七都捐$10,000,佢哋包括香港人同海外華僑」。他曾經委託廣告代理評估,《852郵報》每月可以賺取約10萬元收入,連同平均每月約20萬元的贊助,以報社營運成本約20萬元計算,報社甚至可以取得微利。
「我仍相信香港人嘅公民意識,從我哋80萬贊助就睇得出。港人嘅主動性好高,佢哋想媒體講真話,新媒體唔使受大老闆壓力,可以講真話。」游清源對新媒體市場仍然樂觀,「因為主流媒體越來越不知所謂,佢哋網站瀏覽量排名都低過我哋,包括商業電台(210)、《南華早報》(162)、《香港經濟日報》(125)、《明報》(96)。香港人唔係儍嘅,特別係新一代讀者,主流媒體反佔中、抹黑泛民,令人反感」。
游清源說,他的積蓄連同借貸有700萬元,足夠讓《852郵報》營運兩年,「香港好多有心人,唔想出名,但默默咁支持我哋。如果呢兩年內《852》執笠,一定唔係錢嘅問題,你哋可以幫我立此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