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嵐山單位面積由177至949呎,市場較多報道小型的單位,而近來小型單位的需求甚殷,原因是涉及金額較少,這與雙辣招推出前發展商多推出面積較大的單位情況不同,那時市場上盡是內地客,他們買的是大單位。
現時公屋輪候冊內約有7萬名單身年輕人,他們需要的是面積較小的單位,有不少現時住在劏房內,面積小而價錢高。發展商興建小型的單位,其實是市場主導,香港人普遍遲婚,而最近又有報道指三字頭的未嫁港女有16.8萬人、三字頭未娶的港男有19.3萬人,這些人士對細小的房屋有相當大的需求。
如果再分析這些人士的收入水平,再對比樓價,可以看出要儲蓄首期並不容易,這些人經歷了香港難忘的10年,約10年前是香港樓市的低潮,他們剛出來工作不久,沒有能力置業,而政府亦改變了一向行之有效的房屋政策,取消了居屋及自置居所計劃,而土地的供應亦大量減少,樓價直線上升,他們的薪金升幅追不上,但有房屋的需求,其後又有金融海嘯,他們再受打擊,政府進退失據,弄成當前的困局。
由申請大澳居屋的熱烈程度可以看出,即使交通不太方便,市場仍然有需求,這論點亦可以在嵐山項目中看出,發展商不容許入內參觀,市民仍然願意去買,正是因為需求。既然需求那麼大,政府便應大量興建面積小的公屋,在偏遠地區也可以,以解決因為政策失誤而帶來的不滿情緒。香港人很奇怪,有瓦遮頭,在35度高溫開點空調,很多矛盾便可大大減少。
李兆波
中大酒店及旅遊管理學院會計與財務高級講師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