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導航:大升市 尋寶圖

投資導航:大升市 尋寶圖

港股牛氣沖天,三扒兩撥已直逼二萬五水平,挑戰金融海嘯後高位,但不少散戶明顯未能坐上這架烈火戰車,正為吸納甚麼股而頭痛。今期「投資導航」特意選出四類型股份,涵蓋多種炒作概念,相信梗有一款啱你口味。

大市交投暢旺 港交所逢低吸

市傳滬港通將於10月13日啟動,身為港股大莊家的港交所(388)立即起舞,創出三年新高,連帶中港券商股亦炒到飛起,相信在未來兩個月,將會繼續成為資金焦點,絕對是逢低吸納對象。
港交所過去兩周累升逾一成,成為市場焦點,除滬港通因素外,大市成交急增,亦成為催化劑。事實上,近兩周主板平均成交急增至超過800億元,較全年平均625億元多約三成,其中一日更突破千億元,乃4月滬港通消息公佈日後的新高。證券商亦紛紛調高其目標,其中高盛表示,內地資本市場仍在發展中,預計改革可帶來的外滙收入,於2025年將增至70億美元(約546億港元),當中港交所有望佔其中的35%,意味到2025年時,交易收入潛在升幅達4倍。
高盛重申港交所買入評級,12個月目標價上調至188元,最樂觀情況更可見230元,潛在升幅達三成,不過由於升幅過大,投資者可候回試170元先買一注,165元樓下再買一注,目標先睇200元。

近兩周港股主板平均成交急增至超過800億元,港交所直接受惠。

中信証券料挑戰高位

券商股亦強勢盡顯,先睇中資券商股,從圖表出發,以中信証券(6030)走勢最好,可候19元以下吸納,中線有望挑戰年初高位21.65元。港資券商股方面,則可考慮國泰君安(1788)及海通國際(665),因兩者已發盈喜,業績有保證,當中海通國際預測市盈率僅10倍,估值較吸引。至於小型券商,雖然頻頻傳出併購消息,但由於炒味甚濃,故只宜小注怡情,並要嚴守止蝕位。

內地經濟好轉 資源股揀低水

中資股大翻身乃近期大市其中一個主旋律,無他,內地經濟持續好轉,加上銀根有逐漸放鬆迹象,投資者對低殘板塊如資源股及內房股態度180度逆轉,假設形勢一路好轉,博低殘股上望空間無限。
近期內地經濟數據予人驚喜,滙豐編制中國PMI初值上升至52,創18個月來新高;至於官方PMI上月報51.7,比前一個月升0.7個百分點,勝市場預期的51.4之餘,更為連續五個月回升。中央放水態度亦變得積極,除人行早前連續多日暫停正回購操作,內地傳媒亦披露,國開行從人行獲得三年期1萬億元人民幣的抵押補充貸款(PSL),變相成中國版QE。
在經濟回勇及放水消息刺激下,資源股如鋼鐵、水泥、銅鋁、煤炭、有色金屬等全線炒上,令人花多眼亂,揀股不妨從AH股差價出發,兼可食埋滬港通條水,既快捷又方便,當中洛陽鉬業(3993)、重慶鋼鐵(1053)及兗州煤業(1171)的H股價,分別較A股折讓46%、44%、33%,若差價稍為收窄,潛在升幅不可小覷。

內房股好消息頻傳,逾30個城市的限購令傳放寬。

內房限購頻傳放寬

另內房股好消息頻傳,限購令持續放寬,涉及城市已經超過30個,同時國務院提出2020年建立新型戶籍制度,當中要實現1億農業人口落戶城鎮,房屋需求肯定大增,消息帶動內房股全線造好。龍頭股中國海外(688)逼近新高,另一龍頭萬科(2202)亦蓄勢破頂,由於將進入零蟹貨區,一旦破位升幅將十分凌厲,可候16.8元吸納,中線博升10%至15%。

滬綜指升勢勁 A股ETF有力上

滬綜指低位徘徊半年後,在銀根鬆綁政策下以不足兩周闖高近7%至2200點關口的今年新高,為今年首見,惟相較去年錢荒前越2300水平差距仍大,反彈憧憬仍有無限聯想。本港投資者要坐上今轉反彈浪順風車,揀選近日不斷吸資的A股指數買賣基金(ETF),以及盈利能力與A股命脈相關的內險股,便最直接。

滬綜指現水平較去年錢荒前超越2300關的差距仍大,仍有無限反彈憧憬。

內險H股現價較貴

本港上市三大A股ETF中,以南方A50(2822)「吸水」力最強,累計本月資金流入已超近90億元;A50中國(2823)及華夏滬深300(3188)亦接力吸資,過去半月分別逾23億及3.5億元;三隻ETF單計本月至少上升約12%,跑贏滬綜指的8%,惟一輪大反彈後,持實貨的南方A50及華夏滬深300只出現輕微溢價,合成與實物混合的中國A50,溢價不足3%,吸納價值高。
但要留意是,合成ETF以買入A股衍生工具複製回報,雖然流通量及溢價較高,卻有交易對手風險及追蹤誤差;而實物ETF追蹤誤差、成本、及溢價均相對低企。另外,ETF所追蹤指數將定奪其持倉,如A50主要追蹤大股,故A50中國及南方A50有達35%至38%比重押注內地金融業,相對華夏滬深300追蹤股份以百計,金融比例不足兩成。
博A股破位,又可投資直接受惠內地股市造好的內地保險股,但要提防目前AH內險股差價平均仍高約兩成,以H股較貴,升勢或有可能稍受阻。

反腐案暫平息 中石油可入貨

去年8月前國資委主任蔣潔敏及中石油集團多位高層被查,對一眾石油股和石油設備股帶來衝擊。中石油(857)去年資本開支大為縮減,並一度傳來可能被「拆骨」的不利傳聞。不過,「石油幫幫主」前政治局常委周永康落馬,意味石油系反腐將告一個段落,相關股份最壞時機已過,目前反而是吸納良機。相關股份包括中石油以及一眾油服股,包括向來獲取大量中石油定單的安東油田(3337)及華油能源(1251),論股價走勢,始終以中石油較佳,後市仍秤先,可於10元邊緣吸納作中線持有,該股上周五收報10.14元。
除反貪腐因素外,另外一個影響國企股前景的就是國企改革進展。國資委在7月中宣佈首批央企改革試點企業名單,上榜的中糧系上市公司、中國建材(3323)及國藥控股(1099)紛紛被炒高。有分析指示,央企被選中後,有利重組及進行混合制,令改革成功機會增。國資委已表示,之後還會推出更多央企名單,意味將有更多公司上榜。

中石油料最壞時機已過,目前是吸納良機。

交行改革獲看好

國企改革的其中一個重點是混合所有制,包括引入更多民資和開放員工持股,以提升營運效率。交行(3328)稱正在研究混合所有制改革,有消息指,該行方案已經上報,股價近期明顯強勢,可待5.7元吸納,即調整幅度達到混合制改革後短線升幅的一半時才買入,中線上望7元。另外,有指國際化程度較高的中行(3988)亦有可能成為改革試點,受惠此輪改革。

【專家意見】

買內房內險

獨立股評人陳永陸:「現時市場追逐藍籌業績股,見股份回吐都有好強承接,基金唔夠貨,但二三線股不合他們胃口。內房、內險、內銀陸續公佈業績,受惠內地放水,令拆息回落,故值得追入。A股ETF都值得揸,但論升幅則不及個股強勁。」

留意濠賭股

招銀國際證券研究部策略師蘇沛豐:「滬港通概念包括港交所(388)及券商股升得太急,再升空間不大,反而可吼實香港獨特股份,例如友邦(1299)及濠賭股如金沙(1928)及銀娛(027),特別是濠賭股比較落後,內地亦多人認識金沙。A股ETF亦不俗,南方A50(2822)溢價較低,相對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