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今夜讀秦觀《浣溪沙》,憶鄧光榮,愁上添愁。劍眉虎目,意氣灑脫,張口多威,正是鄧光榮最恰如其分的寫照。六三年,我跑到銅鑼灣「京華」戲院看《學生王子》首映,十七歲的鄧光榮偕女星丁瑩聯袂登台跟觀眾見面,銀灰外套,深黑長褲,臉帶稚氣,不脫英偉,我跟同學們都看得痴了。那年代,看粵語片的男女學生,盡迷謝賢,多年來不曾有一個明星能跟謝賢並肩,鄧光榮出現了,如大旱之遇雲霓,我們多了一個選擇,謝四哥再不一人獨大。
中學畢業後,我進「新法書院」讀中五特別班,知道鄧光榮畢業自同校,是我學長,於是更引以為榮。二十多年後(八八年)某日,我接到導演蕭榮電話說「大哥(鄧光榮)想找你寫一個劇本。」聽了,喜出望外。第二天整裝到太子道「大榮」公司,在辦公室見到蕭榮,個子不高,身形紮實,拍過《血洗唐人街》和《怒拔太陽旗》,都是江湖電影,我有點印象。蕭榮想開拍一部風格類似的電影,男主角自然是鄧光榮。談了一會,鄧光榮進來了,黃花襯衣配鵝黃長褲,腳踏深棕淺啡相間皮鞋,一個字——「帥」!他望我一眼說:「阿沈!我看過《龍虎風雲》,很好,希望你能為我公司寫一部同樣性質的劇本。」我忙說好。他立即問我劇本費要多少?我如實告之,鄧光榮爽快地說「我添五千,好不好?」
第二天開工,多了一個人,便是霍耀良,影圈裏知名的靚仔導演,鄧光榮拉他來幫忙,一起度橋,於是我、蕭榮、霍耀良三人每天下午都籠在「大榮」一個小房間裏商議劇本。蕭榮寡言,多聽而話不多,霍耀良可不同,哇哇啦啦,滔滔不絕,往往能把普通的情節,說得動聽萬分,蕭榮讚「霍仔講橋,樹上了哥都俾佢𠱁落嚟!」殊非虛言,如果要向電影老闆sell橋,派霍耀良上陣,必然馬到功成。
整個度橋過程中,我僅負責筆錄,橋段構思、人物性格塑造,大多出自霍耀良之口。故事大綱是鄧光榮為台灣黑幫人馬追殺,避地香港郊區,結識紅顏知己,以為可以安逸度日,仇家不捨,越洋追殺,愛恨情仇,甜酸苦辣,滿炒一碟。鄧光榮偶然跑來參與會議,聽了,咧嘴露出虎牙笑,看情形很滿意。為了配合鄧光榮大哥形象,我跟霍耀良提出請當年亞洲小姐利智出演紅顏知己,鄧光榮不反對,因而有了「半島」咖啡室跟利美人作半席談的浪漫。(註:電影在九二年方拍成,取名《龍騰四海》,編劇已不是我。)
鄧光榮美儀容,風流跌宕,衣飾常易,幾乎每天不同,時而西裝一套,時而便裝一襲,奇怪的是,什麼衣服穿到他身上都顯得瀟灑好看。他有一個習慣,便是落坐時必腰板挺直,不向兩邊歪,他說:「阿沈!做人要有腰骨!」直有大哥風範。他侍母至孝,知我是他學弟,教誨我「一個不孝順父母的人,哪會講義氣!」這句話對我起了很大的啟發作用,嗣後交友,大凡不孝父母者,果如鄧光榮所言「沒有義氣」,只會出賣朋友。
有一夜,鄧光榮跟我們度橋累了,伸個懶腰,舞了兩招,吁口氣說:「阿沈!霍仔!我們去鬆一鬆!」那就是上卡拉OK!鶯鶯燕燕、貴妃妲己一大堆,滿以為英俊挺拔的大哥必受眾嬰宛所傾戀,事實非也,人人見之眉頭皺。我大為不解,細聲問身邊嬌嬈,方知大哥愛猜枚,專攻「十五二十」,他發拳,快似疾矢,往往一聲未畢,另一聲至,小姐來不及反應,已為他所擒,只好聽命喝酒,如此豈能不玉山頹倒?怕怕怕!聽了,肚裏暗暗笑:「大哥!大哥!原來也有女人怕了你!風流圈中非你獨行呀!」
鄧光榮一生豪俠,曾為「黃雀」事件奔波,未嘗居功,在一回我倆獨酌時,問過他這件事,他輕輕回答:「阿沈!我只盡少少微力,何足掛齒,民主自由最重要!」
聽了,肅然起敬。鄧光榮素性擊强懲惡,不避權貴,反觀今日巨星,面對香港如斯亂局,除黃秋生、黃耀明以外,能有幾人張聲發言說句公道話?戲子多無義,此之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