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後悲劇重演 陳菊促石化輸送管避開市區

17年後悲劇重演 
陳菊促石化輸送管避開市區

被視為石化產業重鎮的高雄市,1997年曾發生導致近30人死傷的石油氣管線爆炸,豈料事隔17年,慘劇再度重演!高雄市長陳菊昨向馬英九總統匯報災情時,當面批評屬於國營事業的石化業管線,通過市區人口稠密區域,以致死傷慘重。有環保團體歸咎高雄地底鋪設的管線十分複雜,令民眾活在恐懼之中,「高雄市處處都是致命未爆彈」!

環體倡全面檢查管線

馬英九昨在災害應變中心聽取工作會報,其間與陳菊進行視訊會議。陳匯報最新災情後表示,此次事故對高雄市的生命安全與基礎建設,造成很大創傷。她希望,中央相關部會尤其經濟部工業局,能檢討相關工業管線配置,考慮如何避開市區人口稠密區域,避免再發生悲劇。馬沒有正面回應,僅稱會請經濟部針對了解及檢討。
此外,環保團體地球公民基金會昨午召開記者會,執行長李根政表示,高雄市石化業遍及楠梓區、大社區、仁武區、大寮區及林園區,前鎮區亦建有專門儲存石化品原料的儲運所。他批評,地底鋪滿密密麻麻的石化輸送管,綿延數十公里,經過市區重要道路,緊鄰民宅。政府卻不公開地下管線資訊系統,令民眾猶如活在未爆彈內。他呼籲,當局應全面安檢石化及煉油地下管線,停止擴張石化業,以及淘汰老舊石化廠設備。

網民斥部門互推責任

另有網民認為,台灣主要城市的地下管線十分複雜,除了有石化工業、化工、石油氣及供電線等管線,管理又分屬中央和地方不同單位,發生事故後卻變成互不管地帶,涉事部門及單位互推責任。他表示,中央應改善工業和公共安全,修訂相關法令,維護民眾安全。
台灣《蘋果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