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報道指家長應避免太早給子女使用智能手機或平板,以免影響其視覺、語言及社交發展。保良局陳守仁小學校長楊永明,卻認為小朋友須與時代接軌,故改以iPad遊戲作小一入學面試考題、自製e-book為學生年終作業。他指只要家長選擇合適的app、便可善用這些新時代工具,提升小朋友學習能力。
記者:歐陽曉思
攝影:林栢鈞
在這資訊發達的年代,要小朋友遠離網絡世界,幾乎是不可能的事,家長管得一時管不了一世。小朋友平日吵鬧扭計,有時家長為了應付他們,便隨手遞上智能手機或平板,讓他們靜靜玩遊戲。久而久之,小朋友自然上癮,一旦沉迷便影響身心發展。
「很多家長投訴子女沉迷打機,但問他們自己每日花多少時間在智能電話或平板上,他們卻不好意思答。」楊永明校長笑說。他指身教很重要,建議家長使用電腦時,可跟小朋友解釋自己在做甚麼,例如爸爸以智能電話跟同事商討公事。或跟小朋友在網上搜集資料、教導他們搜尋方法。當然,父母不能在子女面前煲劇和打機,讓他們知道原來父母利用智能產品工作,自然有樣學樣。
以電腦增女兒求學心
楊校長的女兒已是大學三年班生,還記得她小學時很喜歡做些有關同學和校園的PowerPoint。楊校長見狀便多加鼓勵,建議她做些更深入的題目,如海洋公園和博物館等。過程中,他從旁指導女兒從網上搜集資料和各種電腦效果。增進了父女感情之餘,更讓女兒愛上這工具。「很多家長看見子女對電腦好奇,卻因擔心他們會沉迷而將正在醞釀中的興趣打斷。其實家長可以鼓勵子女善用這些工具,對他們的前途與學業有很大的幫助。」
相比上一輩的剪貼作業,這一輩有互聯網可搜尋資訊,幸福得多。為了鍛煉學生的網上搜尋能力,他的學生們的年終集作是建立一本e-book。曾有學生以自設飛行公司為題,致電航空公司約訪問、從網上找尋各地公司營運模式,從而創作自己的e-book。過程中,學生們得到更多知識和經驗。楊校長提醒家長們應仔細探求子女本身的興趣,再利用智能產品作工具,加深子女對研究的興趣。「到有一天子女自動每天跟你討論和探究,那你便成功一大截了!」他笑說。
揀App貼士
楊校長指只要小心挑選app,智能產品亦可變學習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