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手記】
記者昨晨抵達時,凱旋三路轉角的大賣場仍在冒煙。一眼望去,猶如災難片《明日之後》或是外星人襲地球般的異境。馬路中心深凹,有幾段形成了河,腳底橫豎雜陳的水泥板縫隙裏竟是汽車交叠成的廢鐵,這是多麼強大的破壞力。路邊樹的一面被烤成黃色,另一面仍是綠的,與對岸燒成枯枝般的車架面面相覷。
災區仍殘留毒氣
原本一個平靜的仲夏夜炸開了,26人死了,燒死、砸死,光是想想就痛苦不已。路上夜歸的行人被火舌追着燒,冷不防路上噴發的井蓋也可是致命兇器,即使在家也可能被窗外飛來的巨大水泥塊擊中受傷。
幾輛消防車靜靜躺在「谷底」像玩具。而這不是遊戲,多名消防員在這裏丟掉了性命。下午採訪時,一個年輕的消防員告訴我:「還有兩個沒找到。」他聲音很輕,聽起來有說不出的難過。挖機搬開水泥板,他們就在碎石堆、積水裏用手摸,一次次摸空。
凌晨逃離此地的居民白天回來看看自己的家,拿日用品,三五成群講述前一夜的動魄驚心,抱怨政府在洩漏煤氣後的辦事不力。甚至罵把這麼粗的煤氣管建在人煙密集的居民區是「腦子裏進了大便」。
高雄的居民比我冷靜,受傷受損仍不失溫柔地接受採訪。災區閒人免進,但只要亮出記者證,無論警察還是居民都欣然讓路。「記者你們的工作對這裏很重要!」(不知為何我突然想起了去年造成35死166傷的內地青島輸油管爆炸!)
今日難得感到受尊重,我深深吸了口氣。直到晚上看見「測毒部隊」進駐,才醒起災區仍殘留毒氣,乙烯可致癌!難怪咳不停。明天一定要戴口罩。
《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