牠看到頑固同伴會抿嘴,抱着初生兒子會感恩,遇上暴戾兄弟會怒吼……這頭稱作Caesar的猩猩,在電影《猿人爭霸戰:猩凶崛起》裏,擁有既溫柔亦兇悍的複雜感情;然故事倒是人類怕以牠為首的猩猩族群,真會搞起革命,把人類殺光!
猩猩搞革命,橋段早由《King Kong》自1932年拍成電影,以森林探險類型小說《The Lost World》(福爾摩斯作者柯南道爾之作)等為藍本,改編出巨猩襲美國的故事;當年導演Merian Cooper在訪問坦言,自己迷上那不可知的野外世界,以及跟人類尤其相似的猩猩,所以要把牠搬上銀幕。電影在六十年代另有續集,可1976及2005年相繼出現的重拍版本,就要巨猩變得更加肆虐,高潮是牠爬上帝國大廈,任得轟炸機亂射也不肯屈服。巨猩發狂,是因為牠被帶到城市,更戀上女主角,就必然要革牠的命,與人類決戰。
為甚麼猩猩會被想像成愛搞革命?這個問題,其實要問小說及電影創作者,為何總愛把猩猩放在人類的對立面,成為威脅。英國博物學家達爾文在1859年出版的《物種起源》已透露端倪,以進化論說人類其實由靈長目進化,與猩猿猴擁有同一基因,衝擊了教會由神造人的想像。
其時教會批評達爾文,並堅持神為上主,自然把神以自己容貌造出的人,位處中心,成了西方價值。這個中心需要「他者」襯托,那就是智慧與體態較接近人類的猩猩,並由此建構出「人類VS猩猩(或猿猴)」等於「現代VS蠻荒」及「理性VS殘暴」的二元對立關係。是故西方小說與電影,猩猩的出現總會被描寫成介入人類世界,與吸血殭屍、科學怪人、木乃伊、人狼甚至黑人無二,都是莫大威脅,必要除之後快!
中國人似乎沒有猩猩的故事,卻有《西遊記》述及同為靈長目猴子──孫悟空與天神妖怪對立的故事,而牠陪同唐僧取西經,倒是佛學所言的修行歷程;對照西方想像,就要猩猩搞破壞,以證明人的理性,始終凌駕一切。因此本為法國小說的《Planet of the Apes》,自1968年搬上銀幕,說太空人因意外來到不知名星球,發現它由猿人統治,及至尾聲才發現那本為地球,只是統治關係有變──刻意逆轉統治與被統治關係,要人反思,卻離不開把猩猩對立於人類,以見猩猩革命,就在一時。
說到底,靈長目如猩猩,早有科學引證,擁有與人類相近的情感與語言能力,人類要建構威脅自己的他者,由相似的物種而製造出差異/異常的形象,就非猩猩莫屬了。畢竟,威權管治要打壓異類,製造他者,虛構革命,都是慣性手段;問題只是,今日人類少有打壓猩猩,卻以相同手法再加無數抹黑,打壓弱勢──難得猩猩在戲中會說「猿人不打猿人」,反見人類執迷威權,更加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