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大爆炸】
高雄一夜之間發生多次爆炸,全城陷入火海,並非毫無預兆,由民眾發現異味的一刻起,經過黃金三小時,當局不僅無法找到異味源頭,亦沒採取相應措施,僅由消防灑水稀釋氣體。隨着時間一分一秒流逝,這枚威力驚人的計時炸彈最終引爆!外界相信,此次驚天爆炸其實能避免或預防,相關部門處理失當,造成嚴重傷亡!
前晚接近9時,凱旋路與二聖路交界傳來陣陣強烈的石油氣味,不少民眾聞到氣味,以為住所洩漏石油氣,有人找不到源頭後上街查探,卻發現氣味更濃,甚至看見水渠冒出白煙,因此報警求助。晚上9時許,瑞隆路一名賣滷味的婦人,突然遭水渠冒出的火舌燒傷。消防接報到場後灑水稀釋氣體,卻一直無法確定氣體外洩的源頭。
應用乾粉滅火器滅火
據悉,不明氣體早已沿地下管道迅速擴散,凱旋三路、一心路、三多路等多處地點,晚上11時許陸續出現沖天爆炸,全城陷入火海。
三多路大片路面發生塌陷,汽車由路面被炸上屋頂,斷垣殘壁四處,哀號聲不絕於耳,現場滿目瘡痍。有專家表示,根據氣體外洩防釀災標準程序(SOP),應先檢查外洩管線,再清空附近車輛,及警告居民切勿開關電燈或開火,一旦發生氣爆起火,要使用乾粉滅火器來滅火。
事故中消防員看到氣體外洩,就趕緊灑水稀釋,希望降低氣體濃度,但結果還是無法減輕傷亡。
台灣著名的精神科醫生潘建志,透過facebook公佈一幅據稱是爆炸現場一帶的地下管道分佈圖。潘表示,在現場地底的主要管道,橘色管線屬於欣高石油氣,而粉紅色管線為中油。
有網民進一步指出,分佈圖標示的管道和發生爆炸的地段相當吻合。不過,亦有網民認為,事故原因確定是丙烯肇事,並不是天然氣,但該圖仍具有參考價值,警惕大眾高雄地底下所鋪設的管道十分複雜。
丙烯不溶於水易燃燒
高雄市政府環保局長陳金德表示,掌握到的證據顯示,氣爆洩露的氣體是丙烯(Propylene),丙烯是石化產業重要基本原料,常溫下為無色、無臭,不溶於水,加壓後在管道內呈液態,非常容易燃燒,且燃燒時會產生刺激性或有毒氣體。丙烯可用作製造地毯、綑帶、汽車零件塑膠、玩具及漆料。
台灣《蘋果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