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策解碼:城鎮化只行出一小步

國策解碼:城鎮化只行出一小步

城鎮化的最終目標,是要令近4億農村人口移居到城市,對內地社會經濟帶來翻天覆地改變,商機無限。不過,雖然城鎮化的願景宏大,但難度同樣高,國務院在周三對外發佈戶籍改革方案,等於邁出關鍵的第一步。具體而言,起碼需要完成戶籍、財稅、土地三大改革,缺一不可,而其中戶籍改革只是相對最容易的環節。城鎮化的成敗,還需視乎之後的財稅和土地改革,能否出現實質性的突破。
社科院調查指,目前達八成的農村民工不願意將戶口遷入城市,一方面是擔心養老等福利沒有保障,另一方面則擔心戶口入城後,在農村的田地和村屋(內地稱「宅基地」)會被政府收回,屆時進退無依。兩者正對應城鎮化的兩個關鍵位,地方政府財力和農村土地產權保障。
按社科院測算,每一位農民入城定居,地方政府需要增加13萬元人民幣的福利開支,而目前地方政府收入大部份都交中央,要完成該負擔,需要將現有財稅制度動大手術。另外,要令農民安心入城,必須保障其在農村的產權,並可在有需要時(例如在城市買樓時)可自由轉讓。目前內地前農村的產權是依付在所謂「集體經濟」之中,並不能轉讓。不過,農村土地改革涉及糧食安全,因此其改革難度遠高於戶籍和財稅改革。

記者:黃尹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