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港男女比例持續失衡,統計處最新報告顯示,每千名女性僅864名男性。女多男少,踏足政壇的女性數目穩步上揚,去年有429位女性首長級公務員,比30年前急升11倍。參選立法會的女性亦增長逾倍,但論當選人數,14年來只能爭多一席。
記者:袁樂婷
統計處昨發表《香港的女性及男性──主要統計數字》報告。報告顯示,2013年本港女性人口達354.4萬,男性人口僅332.6萬,性別比率(每1,000名女性相對的男性數目)由1981年的1,087下降至去年的864,剔除外傭數字後,比率為938;30至34歲及35至39歲兩個年齡組別,每1,000名女性分別只有676及693名男性,比例嚴重失衡。報告分析,大批女性單程證持有人來港與夫團聚,以及外籍家庭傭工來港工作,加劇男女失衡。
去年有429位女性首長級公務員,比1981年僅得35人,升幅達11倍。回歸以來,已有陳方安生及林鄭月娥兩位政務司司長,及前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除了資深女議員劉慧卿、何秀蘭外,「元秋」蔣麗芸、「鼠王」梁美芬等在今年立法會「大放異采」,統計處的報告顯示,2012年立法會選舉更有56名女性加入戰團,比1998年只得25名候選女性,升幅逾倍,不過當選人數只由10人增至11人。小圈子選委會當中,女性數目只由07年的108人增至去年的173人,但男性選委數目則由07年的688人增至989人。
港男娶內地女稍回落
前立法會議員陳淑莊指,市民對女性從政的接受程度越來越高,女性參選亦不會比男性優勝,只是現時從政的男性性格不夠立體,長毛是少數例外,反而部份女議員予人較深印象。但她強調,女性議員佔立法會全體議員的比例仍然偏低,尤其功能組別,同時基層婦女仍處於弱勢,各方面仍有待改善。
女多男少間接導致「剩女」增加,去年有92.3萬女性從未結婚,當中有39萬人年逾三十。整體結婚數字亦由2012年的60,459宗回落至去年55,398宗。不少港女轉向內地男埋手,去年有7,506名港女北上嫁內地男,比前年的6,917人升近一成;反而港男娶內地女稍為回落,由20,621宗減至19,554宗。另女性初婚年齡中位數由1981年的23.9歲升至28.9歲,男性則由27歲升至31.1歲,導致女性首次生育年齡中位數亦升至31.3歲。婚禮顧問歐惠芳指不少人選擇同居而不結婚,故92萬從未結婚女性中未必全部是「剩女」。